渭河上的航运和渡口

「本文来源:宝鸡日报」

自古以来,渭河就是宝鸡人乃至关中人的母亲河,不仅润泽和养育了数百万勤劳朴实的宝鸡儿女,而且产生和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渭河乃至黄河文化,为华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及重要组成部分。   从周初开始,渭河上就有了通航的历史,周建都岐邑(岐山周原),从都城通往东部各地和中原地区路途遥远且崎岖不平,人员来往和运输极为不便,就开始用船从渭河水道运送,日益频繁,形成一条不可或缺的运输途径。到了春秋时期,渭河船运愈加兴盛。《左传》记载,秦穆公十三年(公元前年),山西大旱,灾民遍野,“秦输粟于晋,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命之曰泛舟之役”。是说时为救济灾民、通过渭河和汾河把粮食从关中运到山西,史称泛舟之役。这是我国历史上初具规模的内陆河流航运之起始和发端。《淮南子》也有“渭水多力宜黍”的记载,是说渭河兼有航运和灌溉之利。汉代及其以后,渭河已成为东西运输交流和沿途人员来往及运送物资的重要航道。《史记》记载:“汉都关中,引渭穿渠三百里至黄河,年运漕粮百余石。”《汉书》中说:“高祖时,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亦靠渭河水道。”杜笃在《论都赋》中也记述:“造舟于渭……东横乎大河”,“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沧海,西纲流沙”。以上文献都记载了汉时从关中通航到渭河下游直至中原地区的情景。   隋唐及宋、元、明、清时期,渭河航运更为兴盛发达,并在沿途虢镇、眉县、兴平、咸阳、草滩、交口等地设立停泊口岸,上下人员和物资。《大唐六典》卷七《工部·水部郎中》对此作了详细记载,说京都长安附近的渭河和周边“洛、汾、济、漳、淇、淮、汉皆互达方域,通济舳舻,其中渭河沿岸建有广通仓、长安仓、渭南仓等仓库,储存漕粮”。北宋时,将陕西漕粮通过渭河和黄河运至都城开封,《宋会要·食货》记载,为适应越来越繁忙的航运,在眉县斜峪关建立了造船厂,年产木船余只,供渭河航运之需。《河渠纪闻》中有“尝由开封运粟溯黄河达渭以给陕西”的记载。清代时,陕西向朝廷的贡赋也是从渭河水道转运京城或指定地点。   民国时期,渭河仍是关中通往中原及黄河中下游的主要航道,年出版的《陕西水利概况》记载:“渭河航运最著关中”,“上行货物以盐及炭为最多,洋广杂货次之,下行货物以棉花为最多,药材、牛羊皮次之。咸阳至虢镇一段大水始可通航,长约二百里,流急水浅,仅可通行载重千斤之小船。宝鸡以上,间有木筏下行,运输木材。重要停泊口岸有三河口、白阳寨、交口、草滩镇、咸阳、兴平、眉县、虢镇等地。”年陇海铁路通到宝鸡后,渭河航运日渐衰落。年宝鸡峡引渭渠通水后,由于水量减少,渭河宝鸡段失去了航运能力。   渭河上的航运,除上下游之外,两岸来往,因没有桥梁,除冬季水小时搭便桥过往外,历代以来,夏秋季水大时一直靠船摆渡,并在沿途交通要道和人员稠密地段设立了渡口,以方便两岸人员来往和物资运输,还由眉县红崖头村木匠打造和修理船只,供人们使用。多年来,宝鸡境内渭河上使用时间长、人员过往频繁的渡口从西往东主要有毛家庄、拓石、小川、胡店、铁家岭、南山、竹园、坊塘、营头等39个。这些渡口,大多数已沿用千年以上,有的直至上世纪80年代还在使用,为群众过往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这些渡口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宝鸡南关的宝鸡渡,古称陈仓渡,为秦、陇、蜀之交通要津,关中通往四川、甘肃都要从此通过。历史上秦惠公伐蜀取南郑,汉刘邦度陈仓定三秦,蜀魏陈仓之战,都是进出大散关,往返陈仓渡。年陇海铁路和西汉公路相继通车后,宝鸡古渡又成为公路渡口,运量不断增大,特别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两岸待运货物迅猛增加,为适应形势,随即购买20吨大船4艘、7吨小船6艘,昼夜不停摆渡汽车及各种货物。与此同时,上游林家村和下游郭家崖渡口也购买大船运送人员和物资。随着抗战形势发展,宝鸡随即成为支前转运和抗击日寇的重要后方基地。用船摆渡汽车和货物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即于年在渡口处架设一座木桥,次年又在下游汉中路南端架设一座载重7.5吨、专供汽车过往的桥,此后宝鸡渡就失去作用而废弃了。   解放后,除南关宝鸡渡外,分布在宝鸡、岐山、眉县、扶风的其他38处渡口仍一直使用,时共有船只艘,除了平时运送人员走亲访友、跟集赶会、买卖商品、拉运货物外,主要为沿岸农民务农耕作和副业生产服务。年,渭河上架设了八座大桥,位于桥梁上下的18个渡口渐次废弃。年到年,渭河上又陆续修建了二十多座桥梁,随着桥梁建设步伐加快,便捷顺畅的桥梁代替了渡船,延续千年用船摆渡运输及渡口便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9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