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北四道是什么其概念是由何人
明清时期“北四道”线路走向与变迁,“北四道”释义。“北四道”的概念最初由明代何景明所提出,何景明《雍大记》载:“余从入蜀汉道观之,其西南曰褒谷,从褒入。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眉入,其所从皆殊。旧志谓:首尾一谷,非是。
其栈道有四出,从成、和、阶、文出者为沓中阴平道,邓艾伐蜀由之。从两当出者为故道,汉高帝攻陈仓由之。从褒、凤出者为今连云栈道,汉王之南郑由之。语见何仲默志中,然志称同一谷者,谓褒城谷北口曰斜,南口曰褒,洋县谷南口曰傥,北口曰骆。”
但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却认为,关中入蜀之道系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三条,而不包括阴平道。“汉中入关中之道有三……所谓入关中之道三者,一曰褒斜道,二曰傥骆道,三曰子午道。……今由关中以趋汉中,由汉中以趋蜀中者,谓之栈道。”
由上述诸条史料分析可知:“北四道”的概念最先于明正德九年()何景明官复原职以后,旋又升为陕西提学副使期间所提出。根据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广志绎》、明章潢《图书编》和清初彭遵泗《蜀故》记载,“四道”出自于何景明所撰《三秦志》。
何景明认为四道是指阴平道、故道、连云栈道、傥骆道,而没有子午道。自正德后何景明提出的“四道”概念以后,明万历年间的章潢、清初的彭遵泗均遵从此说。
“连云栈道”路线走向与变迁,“连云栈”道交通路线复原。《舆程记》明确记载了连云栈道的里程数:
“陕西栈道长四百二十里,自凤县北草凉楼驿为入栈道之始,六十里至凤县,有梁山驿。又六十里至三岔驿,又七十里至松林驿,又南六十里至褒城县之安山驿,又六十里为马道驿,又五十二里至鸡头关。关南八里即褒城县,有开山驿,自县而东五十里为汉中府。”
又十里至二里关,“二里关即大散关,为秦蜀往来要道。两山关控斗绝,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实表里之形胜也。”
“又五里至观音堂,又十里至半坡铺,又五里至煎茶坪。又五里至东河桥,桥下水名故道水。西南行五里至江龙沟,十里至石密铺,五里至鲍家庄,十里至黄牛堡。十五里至长桥,又西行过青风阁,十五里至花红铺,十里经五里坡至草凉驿,又十五里五星台。十五里至白家店,又十五里至王家店,十五里至柳树湾。”
自草凉驿至此六十里,皆缘故道,“川东岸依山傍水,架木为桥。下临不测名曰栈阪,人行其上,哄然有声,每值山转水折之处,尤为陡峻,虽临江一面半设木栏,而残朽不时眩目惕心,令人毛发俱竦。”
又十五里至凤县,“由凤县南上山麓登顿二十里始达凤岭……亦北栈扼塞之一岭。缘山南下十五里至心红铺,三岔驿南二十五里至废邱关。”行九十里南星,“由南星东行,两山夹送,俱系坦途,为入栈以来所未有。”二十里至榆林铺,五里至松林驿,十五里至长桥铺。有水,源出柴关岭。
由“岭南下八里至庙台子,有汉留侯祠。十里至桃源铺,又十里至乱石铺,十里至小留坝,夹涧忽断绝从壁下徐得一径如栈,乃复通入。又十里至留坝,有留坝厅及驿丞署。”
由留坝厅行十一里至画眉关。又十二里渡青羊桥至青羊铺,路跨褒水之右,依山傍阻,架木为桥,时断时续,即古栈道也。又十五里至武关,又十五里至焦岩铺,十五里至武曲铺,十五里历观音崖,渡樊侯桥,……桥北有汉丞相萧何追韩信至此碑,桥南即马道驿。
“自青羊铺至马道,缘崖涉险,中历马鞍岭二十四,高低曲折,半挂山腰,下躎乌龙水。”
由“马道二十里经二十里铺,即仙人关也。又二十里至青桥驿。又十五里至虎家铺,又二里至新开,一名观音碥,即贾中丞煆石开山处也。观音碥,为云栈首险,贾中丞煅石开道,自此迄宝鸡九百三十八丈有奇。又于此划大石置橺楯,行旅便之。”
又“十五里至麻平寺,渡丙水。又十里至七盘岭。岭下即鸡头关,此地视凤岭仅及其半,然乘高南望梁州,沃野川原旷然,褒水近萦,汉江远抱,连日行鼠穴中,忽如负青天睹白日,心目洞豁。出褒城,道始平。”
由废邱至南星二十五里,山之东麓濒野羊水,有新开岭跨山腰而行径颇陡折,每遇夏水泛涨,则取道新岭。水涸,则仍由故道。杨升庵所谓新途古道太多岐,暝色荒烟带客者是也。
何景明《新开岭》“堑山通大谷,槎岭挂天梯。倚立飞云上,回看落日低。异花千种色,怪鸟百般啼。晚就松林宿,烟昏度碧溪。”现根据史料对连云栈道主干线进行逐一分析:
(一)宝鸡——凤县段。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载凤县东至宝鸡县主要交通路线为:“凤县东三十里王家台,十五里白家店,十里五星台,十五里草凉驿,凤县巡检驻此。二十里红花铺,十里长桥,十里黄牛铺,入宝鸡县界。二十里江龙沟,十里东河桥,十里煎茶坪,二十里观音堂,十里二里关,二十里大湾铺,二十里宝鸡县。共程二百一十里。”
清王士祯《秦蜀驿程后记》载:“二里关,关隘险阻,蛇径萦廻,峻阪上下数里。”
1.宝鸡县益门镇。宝鸡,古陈仓县也。《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载:“宝鸡县,冲、繁、难。东北至凤翔府九十里,有陈仓驿、底店、阳平二镇,巡检驻虣川。”“东至眉县一百里,西北至陇州百七十里。”记入蜀者,“当自宝鸡始。”益门镇即今宝鸡渭滨区之神农镇,明代为入栈之始。
《读史方舆纪要》载:“益门城,县西南十五里。元末李思齐筑,以备川蜀。城西据益门山,因名。明初,徐达收汉中,自长安引兵屯益门,遣傅友德南出褒斜,是也。今为益门镇,向设巡司戍守。益门山在益门城西,山岩险阻,有事梁益者,必取道于此,故曰益门。”
明王士性《五岳游草》载:“出宝鸡,渡渭水则入益门镇,行栈道自此南入川。”明何景明《益门》诗:“益门通汉沔,栈阁上云霄。蜀道从兹始,秦川望已遥。”
明程本立《入益门》诗:“蜀关秦岭路初分,迭嶂层厓日易曛。飞栈下临千尺涧,行人上出半山云。”形象的表达了益门镇的路况。由此可知,益门镇为明代由陕西进入四川,入栈道的开始,自昔即为蜀咽喉。
清代时,宝鸡至凤县段交通路线走向未见大的变化,益门镇仍为入栈之始。清乾隆朝黄河清果亲王允礼《西藏日记》:“过渭河桥及清涧河,抵益门镇,镇西据益门山,元平章李思齐筑,为入北栈之始,备牲帛祀栈道之神。过二里关有巡检司,憇观音堂,历大散关,关东即和尚原,与仙人、午休、马岭、画眉诸关联络,臂指当秦蜀之喉襟。”
张邦伸《云栈纪程》载:“过益门镇,元平章李思齐筑。石壁峭绝,往往瀑水成川,声若奔霆,一径如发明灭乱峰中,为入栈之始。”
2.大散关。大散关是关中西入秦岭的第一关。“明初定关中,徐达亦分军自凤翔出散关,下兴元。盖梁益有事,必在散关。入散关而南出褒斜,西走阶、文,蜀亦岌岌矣。”王士性《入蜀记上》详细记载从宝鸡出发的所经地。
“出宝鸡县南门,度渭水,十五里至镇。下太华,走秦川,即武功太白。黄土不毛,至此乃见青山。沿溪直入,白石累累可挹。午饭稽留铺后,又十里而登山,则入栈道矣。高坪插云、颜以陈宾重关即大散关也。大散关下水北流入渭,南流入汉,堪舆家谓为中龙过脉云。”
《三省边防备览》载:“大散关,距凤县之黄牛堡五十里。两山夹峙,一线羊肠,蟠折而上,旁临深涧。西上煎茶坪,陡坡危磴,高十余里,实为天险。宝鸡峪口较他峪口为宽坦,至大散关入险,进凤岭、柴关、二十四马鞍桥、鸡头关,皆北陡而南稍夷,往成、徽者亦取道于此,大散关洵蜀口第一重险要。”
大散关或因道路崎岖,宋代的时候,便开始使用磴道。宋代宋祁《散关》载:“磴道何盘盘,百步人一憩。弭节高山颠,关存不置吏。昔缘暴客须,今为有道废。”清道光年间王权《大散关》评介曰“千盘磴道入云中,秦塞严关此最雄。捍水南来常带怒,武乡北度竟无功。”
3.东河桥驿。东河桥驿在今县南六十里。又六十里为汉中府凤县之草凉楼驿,南去凤县六十里。王士性《入蜀记上》:“晚宿东河,则下平坂也。虎豺昼夜伏道傍,二十徐步则起独楼,雑以槛穽,即二三烟突聚落,亦斫木岛城环避之。”
嘉靖壬子举人张鸣凤谪官利州时,自京赴蜀,所著《西迁注》记其道路所见名胜古迹:“去益门镇有石河,发源煎茶岭,即秦岭也。土人云清水河,其水入渭。西南水者曰东河,驿因以名,自此至褒城皆栈道也。”
4.东新店《五岳游草》载:“饭东新店,始过偏桥,路绝处代崖壁间偏山架木,下临白水江源,始真栈也,是日宿草凉驿。”由“偏山架木”可知,此处的栈道系木栈道。
结语
5.草凉楼驿。草凉楼驿,在凤县东北六十里。《入蜀记上》:“是日宿草凉驿,明午过百岁村,远望山下一屯,云凤县,解鞍焉。自宝鸡至此,覆屋咸以板,真西戎俗矣。”自草凉三十里至白家店,“无物可食,仅市荍面条一盌,山中苦甚,居民惟食御米,谓之包谷,油肉经年不见,又四十里至凤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