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初的二王并立周平王是西申所立,携

公元前年,西申国联合西戎、鄫人灭了西周。之后一年,即公元前年,为躲避西戎威胁,周平王东迁成周洛邑,从此历史就进入了东周时代。以上,就是太史公对于西周向东周转换过程的简易记载。

然而,如此简单的记载中却隐藏着巨大疑惑:虽然西周覆灭之时周平王还是孩童,可他所处的西申国集团联合西戎攻杀周幽王、灭了西周,这种勾结戎狄异族、弑父篡位的叛逆行径,怎么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得到崤山以东诸多诸侯国的谅解?在没有得到天下诸侯普遍谅解之前,周平王又怎么敢贸然走出渭河平原,迁徙到崤山以东呢?

因此,《史记》的记载看似简单明了,却极为不合情理——在东迁之前,周平王是如何来赢得天下诸侯人心的呢?

太史公对此没有记载,但在其它史料中却透露了些许端倪。

公元前年,在与周敬王的王位之争中彻底失败后,王子朝被迫携带大量周王室典籍以及诸多传统王室大家族逃亡到了楚国。逃入楚国后,王子朝面向天下诸侯发布了一篇通告,直指单穆公等人废长立幼、祸乱王室,晋人则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在这篇通告中,王子朝就提到了西周向东周转化过程中的那段历史:“至于幽王,天不吊(善)周,王昏不若(顺),用衍(失)厥(此)位;(其后)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指平王),用迁郏鄏(郏鄏,代指洛邑)。[1]

按王子朝之说,周幽王被杀之后,周王国内部曾经出现过一位携王;不过,后来天下诸侯认为携王违反了周王室法度,才重新拥立周平王,并将他东迁至成周洛邑。那么这位携王究竟是谁?为什么太史公会忽略了他?

事实上,携王姓姬,名余臣,为周幽王之弟,是周宣王的另一个儿子。[2]周幽王被杀之时,年仅二十四、五;姬余臣是幽王之弟,年龄自然更小。周幽王被西戎所杀,天下无主,周王国诸侯和卿大夫们立刻在崤山以东另立一位周王来与戎狄抗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谈不上所谓的“奸命”。在西周覆灭后天下诸侯拥立幽王之弟为天子,也完全符合宗法制。

不过关键在于,到底是谁拥立了携王姬余臣呢?

清华简《系年》记载,拥立姬余臣为王之人是“邦君诸正”。“邦君”,就是指天下诸侯;“诸正”,就是指王室卿大夫们。西戎攻灭西周、周平王弑父篡位,天下多数诸侯当然不可能去支持周平王。此时,身处崤山以东的姬余臣既然是宣王之子,没有加入西申政治集团,当然更具合法性。

虽然比周平王更合法,可相比较其他的王子,姬余臣的优势又在哪呢?譬如郑桓公姬友也是周厉王之后,他为何没被拥立成周王?

显然,在携王姬余臣的背后,还别有一股特殊的支撑力量。究竟是谁的支持,才让姬余臣坐上了王位?

《古本竹书纪年》中,恰好就有这么一条记载:“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在虢公翰的支持下,姬余臣在携地被立为王,从此周王国进入了“二王并立”的时代:崤山以西的周平王与崤山以东的携王。“虢公翰”,就是虢国的国君翰,也是携王姬余臣的最强大后盾。

可在周代,曾有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等等多个称呼,虢公翰到底是哪个虢国的国君呢?

要明确这一问题的答案,首先得了解上述诸多称呼的由来。

西周建国之时,周王国内就出现了两个虢国:东虢国在今河南荥阳一带,把守着嵩山与黄河之间的交通要道;西虢国位于渭河平原之上,驻守今陕西宝鸡虢镇一带,看守“回中道”的出口。这两个虢国分别是文王之弟虢叔、虢仲的封国,在西周史上地位极其重要。东虢国虽让是子男之国,却把守着洛阳盆地东北战略要地,在西周初时担负着防范商人叛

乱的重要使命;西虢国虽然所处地理位置没那么险要,却是公爵国,其国君长期担任周王室要职,辅佐了诸多的周王。

周幽王之时,西虢公虢石父(又称虢公鼓)深受王室重用,为王室卿士。周幽王七年,眼见王室形势日趋紧张,西虢公趁机灭了焦国(今河南三门峡一带),然后举国迁徙至此。此后,留在渭河平原上的西虢国余族,称为小虢。西虢国迁徙到焦国旧地后,也不断地扩充地盘,国土一度横跨黄河两岸:黄河北岸部分被称为北虢,黄河南岸部分则被称为南虢。

弄清周时各个虢国的由来后,就可知《竹书纪年》中所提到的“虢公翰”,不是西虢国国君,就是东虢国国君。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6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