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跨,如何打造北引力
文/石中难
一
2月15日,冬末的渭河边很是热闹,提早开启了春天的暖腾腾气息。
这一天,年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经开区举行。
根据本地多家媒体的报道,此次推进“北跨”发展集中开工的项目共计个,总投资.63亿元,年计划投资.96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2个、服务业项目8个、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64个、生态环保项目5个、社会民生项目31个。
作为“北跨”的关键跳板和核心驱动力,经开区将在一季度开工“北跨”项目19个,总投资超亿元;国际港务区并没有渭河北边的空间,但在“北跨”战略中同样是重要跳板,因而在渭河南岸重点打造企业总部聚集区,相关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总投资亿元。12平方公里的规模,三分之二在港务区,三分之一在高陵渭河南边的飞地。
根据媒体和专家的解读,这些项目,总体呈现出产业占比高、科技含量足、带动能力强、基础配套全、社会效益好的特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延伸,为西安市推动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空间发展战略、建设更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解读和分析立足于长远,目前并不能看到实质。当下实实在在就能看到和感到的,是西安对“北跨”发展的足够重视。
一是时间节点的选择。2月15日,是国家领导人来陕考察8周年的日子。同时,也是西安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的日子。
二是出席领导级别。开工仪式现场,西安四大班子一把手悉数出席。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从正在召开的西安市两会上转场过来的。
二
在西安的“五向”发展战略中,“北跨”,是重中之重。
相比东、南、西、中其他四个方位,北边,无疑拥有最宽展的空间。
此外,渭北区域拥有良好的交通、土地、产业条件,已经形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渭北工业大走廊初具雏形。随着“引汉济渭”工程和东庄水库等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动工,渭北区域缺水的先天不足也终将得到解决。这些,都为“北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至于部分层面认为的人口优势,我们暂持保留意见。
根据西安市的整体规划,“北跨”主要涉及高陵区、阎良区、临潼区、西咸新区直管区等渭河北岸各板块,以及渭河以南相关区域,重点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年底常住人口.3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
但是,2月15日的开工仪式,主要区域在渭河以南的经开区是主场,同样区域完全在渭河以南的港务区随台唱戏,本该是“北跨”发展主要区域的渭河以北的高陵、阎良、临潼以及西咸相关区域,却鲜被提及。
说白了,还是实力不够。
换句好听点的,就是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这可能也是北跨面临的最大难点。
三
对西安这样一个人口过千万、GDP过万亿的城市来说,不断发展壮大势在必然,选择摊大城市规模、扩容城市空间,似乎也是这个级别城市的普遍选择。
以此为战略发展方向,“北跨”便不是简单地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而是要在一片原来的“荒袤之地”发展起一片新城。
按照西安市设定的发展目标,到年,也就是两年之后,要打造成型渭河南北和渭北区域东西向立体化、高质量交通网络,推动中心城区与渭北区域建立更加紧密的高效率通勤体系;打造“双中心”“北跨”科创走廊,建设成为创新引领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形成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形成以产城融合为导向,推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实现宜居宜业高标准高品质;推进区域一体化营商环境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区域经济总量较年增长50%,将渭河两岸和渭北区域打造成为交通高效便捷、生态宜居宜业、功能配套齐全、充满创新活力的产城融合现代新城和新型城镇化的西安典范。
以上目标,只要钱到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好实现,软一些的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好实现,大量的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区域倾斜也不难,最难的,还是要让原来的和河滩和田地,变成一座既有产业、又有烟火的欣欣向荣活力满满新城区。
依托高陵、阎良、临潼原有的城镇化以及那来万人口,想都不要想。临潼的发展重点本来就不在渭北,高陵和阎良的“北引力”,产业吸引能力姑且不论,单说对人的吸引,能把自家人全留住就算不错了。
核心还得是全市的统筹和经开等龙头的带动。但从目前渭北的现状来看,驱车撒开跑,这里偶尔冒出一片厂房,那里突然跃入一片高楼,但是,然后,又可以一目千里了。
四
对旨在打造一片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新城区的渭北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产业,而是人——能留下的人。
专家可能会说,有了产业,自然会带动区域发展,自然便能聚集人员,自然便有了烟火气。
理论上大概如此,但现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有鸡便有蛋,有蛋便有更多鸡。
尤其是,对城乡概念根深蒂固的陕西人,要改变哪里是城里哪里是乡下的概念,还是挺不容易的。现在,在渭北工作的西安人大有人在,但是,却甚少有人在那里安家,更多的人,宁愿每天忍受早晚超长的通勤距离,往返于渭河两岸。
别说像西安这样要跨河完全建起一片新城区,就是像武汉那样的本来就是两岸都是大城区的城市,武昌和汉口的区域概念,一样都根深蒂固。
因而,构建“北引力”的关键,在产业,更在人气。
这一点,城市管理者应该看得很明白,也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北跨”上不断下功夫。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即便如此,哪怕再加码提速,别说三年五载,就是七年八年内,渭北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也不可能比肩现有的成熟城区。
更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当“北跨”的战略定调还没能成为产业和人气的“北引力”的时候,房地产却已经闻风而动,以概念圈地,以概念抬价,西咸一些片区的房价不但远超老城区,甚至直逼东南郊的新城区。配套还没见成型,房价却先已撂上天,如此强烈反差和高昂生活成本,得是多看好渭北发展的人,才敢在哪里安家!
若干年前,西安发展北郊的时候,市府北迁成了其时最大的“北引力”。今天,城市“北跨”一条大河继续向北铺张,会有更大的手笔来构建新的“北引力”吗?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