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

英国地理学家柯尼希(V.Cornish)对首都的地理条件,提出了自然仓库、交通枢纽和要塞等要素。在中国的众多城市,西安完全符合要求,但它又与“天子中而处”的传统观念相违背。自古以来,西安以“形胜”著称,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均在此定都,籍此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的长盛不衰,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地理“密码”呢?

上图_西安鼓楼

上图_西安古城墙

破译第一步:自然仓库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柯尼希的“建都三要素”和中国古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破译西安“形胜”的密码。柯尼希认为首都附近应该满足资源丰富、粮食充足的要求。西安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偏南,东西长约千米,南北宽约千米,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可以说当地的自然条件杠杠的。

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4.7万平方公里,由断层陷落地带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完备,物产丰富,小麦占耕地面积超过50%,是古代重要产麦小区,此外,玉米、豆类、蔬果等作物均有种植。

地理名著《禹贡》称关中为“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史记·留侯世家》进一步强调:关中平原“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唐太宗李世民在《帝京篇》中豪言:“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有了关中平原为依托,西安足以躺赢。

上图_南北朝时期长安的位置所在

上图_长安地理位置示意图

破译第二步:交通枢纽自然仓库只是西安地理优势的一部分,当地的交通网络同样得天独厚。往东有三条路:

一是沿渭河南岸东出函谷关的函谷道,能够通达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进而北上辽东或南下闽粤。

二是自东北出蒲津关,直达汾晋燕代的蒲津道。

三是沿东南灞河和丹江谷地出武关的武关道,经此可以通往荆襄、江南和岭南。隋唐时期,诸多官宦雅士由此道入仕赴任、游学入京,故此人称“名利路”。

在西安南面有子午道和傥骆道,这两条道路贯穿秦岭,经汉中与褒斜道和陈仓道相连,是入蜀的必经之路。出西安往西,便是鼎鼎大名的丝绸之路,经河西,入西域,跨越帕米尔,沟通中亚和西亚,抵达地中海沿岸。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路程短,运力强,是关中平原联系北方河套地区的重要道路之一。

西安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等八条河流,有“八水绕长安”之称。汉唐时期,曾疏通西安周边的渭、灞、浐等水系,使之与黄河连接,此举极大的促进了水运的发展,粮食等物资纷纷运抵西安,促进了当地的商业繁荣。《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二十一年“凡三岁,漕运七百万石。”刷新了漕运的最高记录。

上图_左图示意长安城的位置,右图示意长安城周围的河流和水渠分布

上图_西安的水系分布

破译第三步:要塞仅有优越的自然和交通条件是不够的,西安还要具备坚固的防御能力。汉唐时期,西安历经战乱,数次兴废。明朝时期,西安地位虽有下降,仍然引起朝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