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颂秋风甘谷尖山森林公园行记
弦歌颂秋风——甘谷尖山森林公园行记
冀城晨光
七夕前,友李诺邀我参加读书会,主题为“诗性思维与中国文化精神”。对此题目,我本兴致不高,因为我更偏重于历史方面。不过,诗歌是秘藏在我心里,最不愿意示人之部分。在我看来,诗歌是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人之性情,文化之精华。
千金一诺
七夕当晚,李诺再次询问是否同行,我犹豫再三决定参加,只为一个“诺”字。《说文》:“诺,应也。从言,若声。”《韵会》:“以言许人曰诺。”可见,“诺”字本意为答应。在《诗经》中就有:“莫敢不诺。”(《诗·鲁颂》)李诺,人如其名,就是这样一个人。
三年前四月八,李诺邀我去大像山,当天恰逢下雨,他坚持上山,我们雨中登像山。“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李诺便是如此,一诺千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履行诺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最难得,最珍贵的就是千金一诺。
尖山黑水
七夕次日午后,众友相约启程。李诺在十里铺小学门口接我,然后驱车赶往本次活动举办地——尖山寺。
尖山寺,位于甘谷西南25公里的灵凤山上,最早古迹建于汉魏六朝时期,全山有森林多亩森林覆盖度为39%,森林蓄积量立方米。海拔-米之间。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灵凤山峰峦叠嶂,森林茂密,风光旖旎。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灵凤山,山凝水聚,汇成一溪,古曰黑水,今称武家河。《水经注》渭水注:
次东有黑水,井出南山。北流入渭,渭水又东出黑水峡,历冀川。
黑水自南向北,于三十铺朱圉山侧注入渭河,故渭河三十铺段又称黑水峡。与渭水峪东西相望,聚一县之脉。
古代黑水亦为交通要道。渭河朱圉段谷狭水急,旧时人们往往要绕开朱圉通行。黑水成为重要通道,溯水而上,可以达古坡,进至天水、礼县,以此避开朱圉河谷天堑。
我们一众人马也是溯黑水而上,进入山谷。
会友灵凤山
经过半个小时跋山涉水,众人在灵凤山顶尖山寺门口相聚。尖山寺坐落于山巅之上,四周森林茂密,视野开阔。只是阴雨蒙蒙,凭添几许凉意,幸好我们备了衣物。
久别重逢,诸友分外亲切,人生所贵在知己,今日相逢分外亲。众人在张胜明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尖山寺,大家感受到了一种文化传统和传承。接着,又是走进密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大家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山里长满了油松、落叶松、华山松、白桦、山杨、漆树、辽东栎、椴树、青肤杨、山杏、山李等树木,在人类文明之外,他们自在自然,按照法则生存繁衍。对于他们,我们是客人;走进他们,我们满怀敬畏。
弦歌颂秋风
在一阵参观游玩之后,大家进入主题。张老师带大家到馆舍前草地落座。天空蒙蒙,林木森森,芳草萋萋,草间闲花几簇,栏杆几段,惊为仙境。更有李诺香茗几盏,黑溪轻烹,啜饮浅尝,心旷人怡。忽有王锦怀琴而至,众人惊为天人。美景,挚友,香茗,古琴,生活之美好,莫过于此。
顷刻,张师吟诗诵韵,王兄抚琴和之,余众举盏对饮,洗耳恭听。琴音袅袅,诵声琅琅,听者沉浸其中,如醉如痴,忘我之境,盖于此乎?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作者,冀城晨光,古冀十里铺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