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三岔尽吹文化风民俗染红了渭河两岸读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6122185.html

春节三岔尽吹文化风,民俗染红了渭河两岸

读写人家作者:白东和白皓玮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候,也是文化民俗充分展现的时候在。年狗年春节,走进渭河两岸的麦积区三岔镇,处处飘荡着满满的年味儿,渭河两岸吹拂着文化风,吼秦腔、挑皮影、走社火、跑高台、扭秧歌,跳舞唱歌,耍狮舞龙,各种文化形式进一步展现,无论是古老的,还是现代的,非物质的,文化的,乡土的,时代的,都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文化之风吹红了渭河两岸,染红了山村,热闹了乡村,幸福了农村。

“正月里是新春,家家户挂灯笼”。新春的三岔镇,处处洋洋溢欢乐祥和的气氛,红红的春联,高挂的灯笼,绿了的田野,把村庄装扮一新。

三岔镇前身为吴砦乡,其经历了历史的演变,现更名为三岔镇,与陕西宝鸡市凤阁岭交界,脚跨渭河两岸,陇海铁路线穿越而过,国道打通了富民之路,并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城吴砦从宋朝建城至今,文化绵延不绝,在明清时期,设置三岔厅,这里有城隍庙,古树松柏,向来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丝绸之路名镇。近年来,文化之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文化自信在这里得到了实践。

吴砦村是三岔镇经济文化中心,今年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牡丹书画院为桥梁,团结了一大批书画爱好者,从年三十开始,他们在镇文化站书写春联,同时进行书法绘画交流,并且围坐在火炉旁,吟诵诗歌,歌颂美好生活。

新岔村从正月初三开始,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挖掘皮影戏文化,由村里组织该村皮影戏剧团,免费为全村村民演出,既传承了皮影非物质文化,也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更让皮影戏在村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从正月初六开始,组织了该村春节晚会,让村民通过乡村文化舞台展示才艺,活跃文化生活。

前进村,从大年初一开始,就组织了村上的老人小孩子,穿上戏衣,装扮成各种角色,敲锣打鼓,在农村唱小曲,扭秧歌,进一步传承社火曲儿,小曲唱出了古文化,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初四晚开始,佘家门村、水关村、黄龙村,分别组织了年春节晚会,晚上由热心青年组织,村委会大力支持,村民自编自演,参加者有老人,也有小孩,还有中年妇女的广场舞,晚会的节目有舞蹈,有秦腔,有相声,让村里的老少看到了自己的春节晚会。水关村的秦腔剧团上演了文化大戏,黄龙村邀请到了天水轮胎歌为晚会助兴,佘家门村邀请到了全镇各村的晚会进行了汇演。

在三岔镇各村各庄,都有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聚集在乡村大舞台,吼起了秦腔,跳起广场舞,走起了社火,扭起了秧歌,把古城文化演绎的更加精彩。吴砦村正月里的走社火,装扮高台,走村串户,给村民拜年。

有些村庄组织了社火队和秧歌队,敲锣打鼓,走村串户,不仅仅这本村演出,而且在村与村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学习,这是村与村之间文化的融合,也是村与村之间的和谐。

如今的三岔镇,村村有乡村大舞台,户户有民俗文化,各村的舞蹈队,秦腔剧团,社火队……把文化传播的更广,把艺术传承的更远,把民俗点染的更红。

渭水涛涛滚滚流,三岔村村年年红。秦腔浓浓声声吼,皮影跳跳抖抖神。新春佳节,春天的脚步来了,三岔镇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正是吹响春天的号角,也是建设古城文化的最强音,渭河两岸尽吹文化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8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