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80岁高龄如何实现再就业

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zx/

吕尚,俗称姜子牙,周朝开国元勋,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建周。齐国开国君主。兵家之鼻祖,甚至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成为众神之神等。

回顾姜子牙的一生,可谓两个“极端”:前半生可谓是“星光黯淡,一事无成”;后半生璀璨绽放,成为站在历史巅峰上的那一小撮人。而这一飞冲天的关键,就是姜子牙80岁那年的“求职”。

岁前:四处奔波谋生,还没疯狂就老了

姜子牙的祖上也是阔过的,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就是帮助一把手分管四方的诸侯,类似于某某区总裁),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被封在吕地。但时间久了,有的子孙混得好,有的混得差就“沦落”为平民。不巧,姜子牙这一支就变成了平民。

即便是平民,但姜子牙小时候家境就还算可以,不愁吃喝,还有识文断字的机会,做学问的时间。长大后娶妻生子,而姜子牙那个时候也比较能生。记载中儿子就有: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儿只载一位邑姜(后成为周武王的王后)。

孩子多了,家庭的负担也就大了。更在其中年的时候,碰上了影响他人生的一件大事:纣王东征。当时商朝有两大心腹大患:西有岐周,东有东夷。而姜子牙出身东海之滨,也属于被“征讨”的范围。姜子牙也许就是在这场动乱中家道中落了。

《韩诗外传》说:“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年七十,居于朝歌。”人过中年,家道中落,孩子众多,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没有特别谋生技能的姜子牙,只要出来“工作”。这一年,姜子牙50岁。

姜子牙拿出家里微薄的积蓄,支棱起一个“小吃店”,卖小吃以养家糊口。可惜,姜子牙的心思就没怎么放在开小吃店这事上,小店后来也“倒闭”了。

因为读过书的原因,姜子牙很快就成了一位叫子良的贵族家做家臣。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被“开除”了。失业的姜子牙只好跟随乡里的屠夫学习如何屠宰技术,掌握技术的他,选择了“京漂”。这一年姜子牙70岁了。

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姜子牙在朝歌城里一边宰牛卖肉,一边继续研究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也观察着朝廷局势与周边诸侯势力的发展。但京城里房价、物价高,身为屠夫又能赚几个钱。

等到姜子牙稍有积蓄些,便离开京城,带着家人去往岐周的地盘渭水一带定居。因为多年的观察与分析,姜子牙知道岐周的实力逐渐强盛,领导人周文王也是有作为的君主。也许天命就在那。

02选定求职雇主:大周集团董事长—周文王姬昌

岐周在姬昌的爷爷时还是一个小部落,后来搬家到岐山区域才得以安稳发展。姬昌的父亲也是有为之主,四处征伐,得到了西方的方伯之位。到姬昌即位后,岐周也显露“强盛”的迹象,但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软实力上都与殷商存在巨大的差距。姬昌求贤富国强兵之心愈盛。

姬昌富有贤名,“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姜子牙,则选定姬昌作为自己未来的BOSS。

但姜子牙作为一介平头百姓,没有门路求见文王,更不用获得文王的赏识。总不能拿着以下简历去“投贴”:

吕尚求职简历

名字:吕尚别名:姜子牙性别:男年龄:80岁

学习经历:隐士高人传授天文地理、历史及军事知识,外加勤奋自学,学问堪比博导

婚育:已婚已育政治面貌:平民

个人工作经历:

1、50岁前,以研究天文地理、历史及军事知识等学问为主;

2、50岁—70岁:开过小吃店,做过贵族家臣,在京都朝歌做过屠夫

3、70岁—:种种田、钓钓鱼,过着半退休生活

自我评价:

1、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治国,会军事,口才一流。

2、具有超强的战略谋划能力,完全可以胜任集团公司副总一职。

3、选择我,助你成就天下之主。

这样的简历,要么被扔进垃圾堆,连门房那关都过不去;要么处于好奇让人过来试一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但这样的险不能冒。

03创造求职机会:相请不如偶遇

百里奚:“昔吕尚年八十,钓于渭滨,文王载之以归,拜为尚父,卒定周鼎。”《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

姜子牙早调查好,文王不论是外出访贤,还是出外狩猎,喜欢在渭水磻溪一带。于是姜子牙提前很多天就在磻溪边上钓鱼,就为了“偶遇”周文王。

这一天,文王姬昌准备外出狩猎。出门前给自己占卜的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心想,这是个好兆头啊。

当文王狩猎到渭河北岸时,发现一老人坐在石头上垂钓,还发现这老人一边钓鱼,一边唠叨着:“快上钩呀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心里想着卦辞,而又看着像是“高人”的姜子牙,好奇的文王于是上前攀谈。一场别开生面的“面试”开始了。

04面试5段话征服周文王应聘成功

文王与姜子牙渭水相遇的精彩对话,在《太公六韬·文师》篇里有记载。姜子牙的面试回答十分精彩。

NO.1面试第一问:把钓鱼和实现志向挂钩起来

文王上前问:先生喜欢钓鱼?太公回答:我听说,君子实现了自己的志向会很快乐,很少因为事情成功而高兴。我钓鱼和这个很像。

解析:文王只是上去搭话,而姜子牙并没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如若直接回答,后面文王要么就另想问题接下去,要么就此结束对话。所以姜子牙把钓鱼说成是为了实现志向,而不是为了鱼。文王一听,立马有了兴趣,马上就开始追问。

NO.2面试第二问:类比钓鱼和搜罗人才的相似

文王问:像在哪里?太公答:钓鱼能实现三点计谋:用厚禄收罗人才;用重赏收买死士;用不同的官位授予不同的人才,就好象用不同的诱饵钓取不同的鱼一样。想要钓到鱼,其中道理很深,能够以小见大。

解析:第一问里,姜子牙说钓鱼和志向和相似,吸引文王的兴趣,引导文王进行追问,有何相似?姜子牙直接告知,要实现志向就需要不同人才。钓鱼就像搜罗人才一样,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饵料,这里面可是有很多的道理。姜子牙只是简略地说了核心观点,并没展开。进一步挠了文王求才若渴与实现志向的心理。文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详情。

NO.3面试第三问:从自然之道引向如何成就事业

文王说:愿闻详情。姜子牙说:水的源流深,水流就不息,水流不息,鱼类就能生存,这是自然的道理;树根深,枝叶就茂盛,枝叶茂盛,就能结出果实,这也是自然的道理;君子情意相投,就会亲密合作,亲密合作,事业就能成功,这也是自然的道理。我们用言语对话表达出来,会掩盖真正的道理,要讲出真正的道理来,那就要说很多话,讲到极致了。我要是讲出来,您不会有意见吧?

解析:姜子牙先讲鱼与水的关系,再讲树木与果实,最后到如何成就事业。但要说清楚这些道理就要讲很多话,试探看看文王是否有兴趣继续听下去。

NO.4面试第四问:阐述用不同的方式吸引人才并让其才能充分发挥,才能赢得天下

文王说:有仁德的人能够接受严厉的劝告,不会厌恶真情实话。我希望你继续讲讲到底怎么回事!

太公说:鱼线细微,鱼饵可见,小鱼会来上钩;鱼线适中,鱼饵味香,中鱼会来上钩;钓丝粗长,鱼饵丰富,大鱼会来上钩。鱼要贪吃香饵,就会被鱼线牵着;人要食君俸禄,就会服从君主使用。所以用香饵钓鱼,鱼可供烹食;以爵禄取人,人可竭尽其力;以家为基础而取国,国可为你所有;以国为基础而取天下,天下可全部征服。唉!丰茂漫长,看上去聚集反而意味着衰败分裂;深藏不露,反而能长远。很微妙啊!圣人的德行,在于感化人心啊。快乐吧!圣人要考虑的,不过是让事物各归其位,人尽其才,而树敛焉。

解析:姜子牙仍然是围绕钓鱼这个主题,阐述钓鱼和招揽人才是一个道理。不同的鱼,需要不同的鱼饵。获得人才,并让人尽其才,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极具,暗示王朝将要分裂,圣人要抓紧感化人心,招揽人才,并留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NO.5面试第五问:为文王指明岐周的发展方向

文王说:那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天下归心呢?

太公回答道: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同享利益的,就能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民共同享受的,就是仁。谁有仁爱,天下就归顺谁。免除人们的死难,解决人们的困难,帮助人于危急之时,就是恩德,谁施恩德,天下就归顺他。和人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谁讲道义,天下就归附谁。人们都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使天下人都获得利益的,就是大道,大道在的地方,天下就归顺于哪里。

解析:姜子牙说,能与天下人共享利益,能为人民扶危济困,能与人民同心同德的人就能获得天下。以民心为根本去取得天下,与文王内心所期盼的不谋而合,让文王折服。

文王相信,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卦辞中所说的能够帮助岐周成就霸业的人,也是爷爷以前说的“定有圣人适周,周以兴”的那位圣人吧!于是文王邀请姜子牙一同乘车回城,并尊姜子牙为太师。

姜子牙于80岁这一年顺利入职岐周。

05尾声

姜子牙80岁前,丰富的才学见识与人生阅历,是他能成功入职的根本;眼光独到,选择周文王姬昌作为未来老板,并懂得适当地创造“偶遇”的机会,并以高超的对话技巧,把握住姬昌求贤若渴,富强岐周的心理,一步步为BOSS文王阐述人才与天下的道理,最终赢得文王的offer。当然文王深信卦辞,相信其爷爷说过的话,不然也没办法就太师这个高位给予姜子牙。

姜子牙80岁求职成功,告诉我们,即便年纪大了,更要坚信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要学会创造机会,向老板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更以深刻的理念与口才去说服老板。终究还是有机会的实现老年再就业。

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体要好,才能活得够久,像姜子牙一样80岁开始走向人生巅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