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寓意到底是什么
愿者上钩,钓的是合作还是明君
合作灭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样一则歇后语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现在都认为这一典故是治世良臣寻找贤主辅佐的故事,《封神演义》中也是讲姜子牙寻找明君周文王的过程。然而其实这则歇后语反映的是周人和羌人的合作过程,而不仅仅是姜子牙与周文王之间的君臣关系。
姜太公钓鱼证据是姜太公垂钓于渭河之上,而渭河流域一直是羌人的聚居地。周文王姬昌来到了渭河,看到了在垂钓中的姜太公。这正说的是周人发起的这一次合作,也就是“愿者上钩”。
合作原因
上面说到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实是周人和羌人的合作,那么羌人为什么选择和周人合作一起对抗强大的商朝呢。原因就要到历史记载中去寻找,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羌人和商人关系极其不好,经常发生战争,而商人对羌人也极其不宽容,被捉的羌人连做奴隶的资格都没有,全被杀掉用来祭祀了。羌人是商人人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周人自然会选择和羌人结盟。
羌人的军队周人与羌人的关系并不简单
其实,周人是有着羌人血统的,从姜嫄生下后稷,到古公亶父和羌族女性结婚,周人和羌人早就融合了。在这时,羌人也有看自己的杰出领袖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姜尚。
姜子牙的动画形象姜太公这个称谓从何而来
姜太公这个名字不可能是周人对姜尚的称呼。因为太公是祖先的意思,周人的太公是古公亶父。那姜太公自然是羌人对他的称呼了。这么看来,对于羌族来说,姜尚就是一个古公亶父式的人物,他给他的部族带来了一次新生。
姜太公历史中的姜太公
而在得到姜太公之后,周文王的发展几乎是几何级数地增长,这正是因为姜太公后面庞大的羌人力量。虽然《封神演义》里面的姜太公权力非常大,可是我们知道等到灭亡了商朝,姜太公在政治上也就基本上被边缘化了,因为他的羌人身份、占据舞台中央的只能是姬氏家族的周公、召公等人。
周文王一句每个人都听过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背后却隐藏了这样一场宏大的政治合作背景,中国的许多历史都是在这样口口相传之中被记录了下来。这样一个“愿者上钩”带来的合作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所以历史之中每一件小事都有其巨大的影响,只要你细心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历史伟人,说一个人,讲一段故事,点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