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渭河十二个古渡口,你知道几个
兴平境内古有川、渭两河,后川河断流,仅渭河渡口十二处(内曾建桥3处),均为繁华兴盛地段,各具特色。为便利交通,促进物资交流发展经济起到了显著作用。
一、田阜渡口:古人取暖,多用木炭。那时上游南山的木炭,以船装顺流而下,卸堆此岸,使这里成为木炭集散集市。故时称此渡口为炭场子。二、塔耳渡口:此处于唐天宝元年建千福寺,后唐玄宗赐钱50万,绢千匹建“多宝塔”,皇帝亲题塔名,故以塔取名塔耳寺。此渡口依寺院而兴盛。三、于堡渡口:此渡口位于历史上二帝一王建都地南佐村5里处。传说古代这里的住户多沿渭河、挖池塘、养鱼虾使这里成为鱼虾专卖市场。故古称“鱼堡”。后以姓叫于堡。年,法国人谢阁兰拍摄,兴平渭河渡口
四、张耳渡口:张耳村古称“高城大堡子”,村容壮观,人口众多。相传该村是因西汉大将张耳曾于此处驻军而得名。村北有南北大道直通渡口。古称张家滩渡口。五、杨村渡口:清代以前的西杨村极其繁华富裕,后因渭河涨水淹没村庄,而迁移东杨村,人们多在北高崖打洞居住,其渡口宽畅平坦。六、千佛寺渡口:此处原称定觉寺,后因寺院内塑有千尊佛像而得名。相传此寺是专为唐僧西天取经路过参拜佛祖和下榻而建。这里历史上“钟声悠扬,香烟萦绕”,属著名古刹圣地。七、张家寨渡口:此渡口位于古仪空镇正南。相传这里是三国曹操步将夏侯惇徙居地,曾有府邸,花园、练兵场。到清代;因这里物阜民丰,交通便利,工商业发展,遂改村为镇。年,兴平县渭水景象。
八、青化坊渡口:沿渭河的青化坊,传说古有雄伟壮观的青羊宫;后曾有一处土布大染坊故称青化坊。此处曾有村人张元惠、牛述林,集资修建木桥。九、吴耳村渡口:相传东汉刘秀曾于此渡口过河,当刘秀返回北渡时,船工因喝酒误记摆渡,故时称误事村。清乾隆以后,该村住户多半吴姓,人们嫌“误事村”不好听,故以姓取村名为“吴耳村”。十、龙过村渡口:此处古时因建有规模恢宏的汉高祖庙;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从这里渡过渭河而声名大震。故称“龙过村”。此渡口曾有计永贞、南世德、张德秀集资建桥。十一、建坊渡口:相传西汉大将军韩信攻废丘曾渡渭河到此,设建营房。到唐代又建成建福寺,院内以“嫁接柏”、“摇摆碑”名胜古迹而著称。十二、胡家桥渡口:相传三国时,槐里驻军夏候霸、夏候威为暗袭诸葛亮,曾在屈家、胡家各筑石桥一座以渡大军,后两桥先后被洪水冲毁,仍保留渡口。(据清代《兴平县志》,于俊成讲述整理)来源:醉美新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