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历史典故二
继续《三字经》中的另十个典故。11-12.“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囊萤映雪“如囊萤”说的是车胤,东晋南平郡江安县(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年少时家庭贫困,晚上读书用不起灯油。于是,他便去捉来一些萤火虫,装在一个袋子(囊)里,用萤火虫发出的光芒照明。可能一些人疑惑,为什么不在白天读书?这还不简单,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白天肯定要去干农活啊,哪能给你读书呢,否则,饭都要没得吃了。后来,车胤入仕做官,刚正不阿。“如映雪”说的是孙康,东晋京兆(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和车胤一样,他幼年时非常喜欢读书,却家贫没有钱买灯油,一天,他半夜起床,发现外边很是明亮,原来是下了一场大雪。于是,他不惧严寒,蹲在院子里映着雪光刻苦读书。后来,官至御史大夫。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孙康成为孙氏“映雪堂”的始祖,该堂号后世名人有妖王孙思邈、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抗日名将孙立人等。13-1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负薪读书牛角挂书“如负薪”说的是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早年他家里非常贫穷,靠着上山砍柴换点粮食过活,年过四十还什么家产都没有,连老婆都跟他离婚了。可他在砍柴的时候,依旧不忘读书,背着柴火下山时嘴里一直嘟囔着子曰诗云。后来,老乡的举荐下,朱买臣终于得到汉武帝的召见,并被授予官职,衣锦还乡。“如挂角”说的是李密,隋朝京兆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因为李密祖上做过大官,因此年轻时被指派到宫里做侍卫,可能是太无聊了,他在值班室左顾右盼,恰好被隋炀帝看到了。老板很生气,于是,免了他的职。李密回家后决定发奋读书,他出门时就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在牛背上赶路,一边抓紧时间阅读书籍。后来,成为瓦岗寨首领,虽然最终兵败身死,但也算是一代枭雄了。1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画像这句说的是苏洵,也就是苏轼、苏辙的父亲。刚开始,苏洵喜欢四处游山玩水,不爱读书,仰慕游侠那样的生活。直到二十五岁,才开始读书,却又很不认真,草草看一眼便觉得自己已经懂了,结果,第一次去参加乡试名落孙山,这让他深深引以为耻。于是,烧掉自己之前写的几百篇文章,发誓要钻研学问。这个时候,他已经二十七岁了。他后悔自己醒悟的迟,你们年轻人可要想好了。16.“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状元郎梁灏是北宋人,有故事说他生于唐末,连续参加四十场考试都不中,直到后来一举夺魁。并和宋太宗合撰对联一副:“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伏生,是秦朝博士,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冒死私藏了儒家经典,到汉朝时献给朝廷,他当时已经九十岁整了;太公,就是姜子牙,传说他八十岁在渭河钓鱼时,被周文王礼聘,并立下不世功勋。但这个故事应该是以讹传讹,正史上的梁灏去世时才四十二岁,怎么可能八十二岁中状元?不过,在他中状元的同一天,他的长子出生,而且后来同样高中状元,可谓传奇。17-18.“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诗经》围棋祖莹,南北朝齐国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从小就爱读书,以至于父母心疼儿子,常常禁止他再读书,却总是不能奏效。这里的“能咏诗”,是说他过目不忘,八岁就能背诵《诗经》和《尚书》,可谓是神童。李泌(bi,四声),唐朝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在他七岁那年,进宫接受唐玄宗的召见。当时,玄宗正和宰相张说(yue,四声)下棋,就让张说测试李泌,张说以棋为题,李泌回答说“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玄宗和张说听后都将其视作奇童。19-20.“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蔡文姬雕像谢道韫蔡文姬,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人,是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是中国古代著名才女,传说在她少女时期,听父亲弹琴,突然断了一根琴弦,她立马说出了是那根哪根弦。蔡邕以为是女儿碰巧猜中,又故意弄断一根,结果她还是能准确说出。这也难过,她后来能写出《胡笳十八拍》这样的经典作品。谢道韫(yun,四声),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是著名政治家谢安的之女,书圣王羲之的儿媳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谢道韫便是王谢两大世族联姻的代表。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善诗文,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广为人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