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六国有何地理优势,关中地区又为秦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因为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关于秦国为何会从战国群雄中脱颖而出,统一天下,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次,本篇文章主要从地理原因来讲述一下,在战国时期崛起的秦国,有哪些地理优势,又是如何利用这些优势统一天下的?
秦国的地理优势
秦国主要位于关中地区,这个地区在当时是非常有优势的地带,其中有三点最大的优势,给大家列举一下。第一,关中地区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地形安全系数高。关中平原是一个由黄河的支流渭河和泾河冲击形成的狭长河谷,整个关中,中间宽,两头窄。北部挨着黄土高原,南部是秦岭山脉。这种地形,就意味着秦国只要很少的军队,就足以保卫自己,维护关中的安全了。
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在古代就有“百二秦关”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意思就是:就算敌人有百万大军攻打关中,秦国只需要两万军队就可以抵挡,关中的地形真的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所以,在关中地区建立国家的政权,往往都热衷于向外扩张,因为即使主力部队长期在外征战,也不用担心敌人在背后趁机偷袭。
第二,关中地区水源丰富,农业发达,后勤供应有保障。关中的核心地带有渭河、泾河等河流,不用担心水源问题。而且关中也是中国版图中最早被开发的地区之一,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年,这里就是西周的都城,所以关中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人口稠密了,农业基础也很好。
而且,秦国还对本来就具有优势的河流进行进一步改造,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国就在关中建设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目的是为了更方便的进行农业灌溉,把河流水引到农田里来。秦国通过开凿人工渠的方式,把渭河、泾河等河流的水系全部打通了,建造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灌溉系统,这为后来秦国军队的扩张,攻城略地,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粮食保障。
第三,生活在关中的民众有尚武的传统。这也跟关中所处的地形有关,因为关中的北部和西部靠近内蒙古高原,蒙古高原的游牧名民族一直都是比较好战的,例如西戎、匈奴等。关中百姓在和这些游牧民族周旋的过程中,渐渐也沾染了一些游牧民族的习气。比如学习游牧民族的骑马射箭等,甚至还会与匈奴开展马匹贸易,所以关中地区的民众很多都是骁勇善战的。
所以,占据关中的秦国,首先从地理位置上,就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但如果有优势,不懂得如何利用也不行,秦国能统一六国,肯定是把这些优势都利用起来了。
秦国当时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地理优势的
第一,秦国巩固并强化关中的防御体系,在关中地区东西两边的谷口,分别修建了四大关卡,就是西部的萧关、大散关,东部的函谷关、武关。这四大关卡是保护秦国安全的重要屏障,一旦外部受到威胁,秦军只需要固守这四个关卡,就可以保全自己。
公元前年,韩、赵、魏、楚、燕五国联合攻打秦国,他们的联军就被阻挡在函谷关外。而且这样的围攻还不止一次,后来这些国家又组织了4次联合进攻,但秦军坚守函谷关,最终都让联军无功而返。由此可见,秦国利用关中地形的优势,打造出的防御体系是多么厉害。
第二,秦国积极引进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关中地区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反过来看,这里是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不畅,这也导致秦国长期以来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边缘国家。所以,秦国就非常注重引进外来人才,提高本国的竞争力。
最经典的引进人才的例子就是商鞅,当时在魏国不受重用的商鞅来到秦国主持变法,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基于秦国农业基础好和民风尚武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通过确立土地私有化,鼓励农业生产,又建立军功制度,培养军队的荣誉文化,这样就充分地发挥了秦国的地理优势,让其农业和军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后来秦国大举攻打魏国,吞并卫国属地梁邑,解除了函谷关以西的军事威胁,把秦国国土拓展到了现在中国陕西省和河南省的交界地带,由此拉开了秦国长达一百年的征战序幕。
关中地区在现今的中国看来,可能不算是最核心地带,但在古代,这里的确是军事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区。在这里可以利用山脉、河流构建防御体系,同时,关中还有良好的农业基础,为军队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而且秦国又善于吸纳人才,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所以才能在战国群雄中站稳脚跟,并在后来的争霸中占据优势,最后做到了大一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