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清浊说泾渭行天下人民网
陕西宝鸡渭河沿线,生态景观彰显生态之韵。李世平摄(人民图片)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这两条同发源于六盘山系的河流在中国流淌了千万年,不仅是黄河文化发祥的主脉,也是华夏文明、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泾渭两河更因在陕西高陵汇合处形成“泾渭分明”的自然奇观,并衍生为比喻界限清楚,立场鲜明的成语而千古名扬。
我的家乡位于泾河所有大支流完成集结的陕西省长武县,我工作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因泾河而命名的县城——泾阳县,泾河从泾阳县张家山冲出峡谷进入平原地区,沿泾阳县境环绕70多公里,出泾阳县域13公里后便在高陵境内汇入渭河。
走出家乡探究竟
自古以来,关于泾渭两河清浊的争论从未停止,作为生活在泾渭之间的子民,我一直有一个愿想,有一天,我要去看看家乡之外的泾河风情,探一探泾渭两河千百年的清浊之争。
年,我梦寐已久的泾河文化之旅终于成行。在泾河源头,我看到了完全不同于家乡的泾河。泾源县纵横分布的多条大小溪流从不同方向汇入泾河。当地人称之为“泾河脑”的泾河正源——老龙潭内,深绿色的山峰高低错落,连绵延伸,云雾在山间缠绕,清水碧波时而飞落深涧,时而在石间回旋翻滚,时而又在身旁脚下清澈流淌。
老龙潭入口处的一面石墙上篆刻着一首题为《泾水真源记》的诗,作者是清朝的胡纪谟。清乾隆年间,中卫县令胡纪谟奉旨于年3月勘察泾渭二源清浊,实地察看后在奏章中写道:“凡泾水所历之壤、石山俱见,清且涟漪,毫无泥滓。惟平凉至泾州,泾汭合流处四十里中,南北西三面山水所归,色与泾源少异,然不过微杂尘沙,须眉难鉴而已,迥非咸阳渭河之黄泥耀目者可比。”可见,胡纪谟勘察的时代,是泾清渭浊的。
一路沿河循至泾渭分明所在的高陵,在年版的《高陵县志》中关于泾渭的清浊是这样叙述的:“泾河汛期含泥沙量较渭河为大,相对呈现浊水;非汛期,含泥沙较渭河为小,相对呈现清水,故在汛期是渭清泾浊,而在非汛期是泾清渭浊。”
以汛期和非汛期定位泾渭两河的清浊不失为科学客观之标准。然而,一条河流的清与浊、壮阔与枯竭不仅仅和自然的季节、降雨等因素相关,也和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千百年来泾渭流域人类的活动,究竟对“泾渭分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回望历史觅踪迹
在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关于“泾渭分明”是“泾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争论颇多。不妨以千年为限,对那些文字记载中交替反复,广为人知、有明确记载并具代表性的三处提到泾渭分明时期人们的活动轨迹进行一次回望。
第一处提到“泾渭分明”,是两千多年前《诗经·邶风·谷风》中“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之句。泾水因渭水的注入而变得浑浊了,泾水虽然看着浑浊了,但河底还是清澈的。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的“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即“泾清渭浊”。
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渭河下游就已发展为农业较发达地区,森林面积逐渐缩小,土壤自然容易受到地表径流的侵蚀,虽然这种现象只限于渭河的下游地区,但已经影响到渭河整体的清澈。
而当时的泾河流域,居住在上游的戎人还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土壤侵蚀较少,因此,泾河就显得比渭河清澈。
第二处提到“泾渭分明”,是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甫《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诗句,还有“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等,他的诗句中11次描写泾渭变化,有7次说“浊泾”“清渭”。
北魏后期泾河上游陆续增置郡县,西魏时又先后在泾河大支流马莲河流域设置朔州(今庆阳县)等3个州。隋唐两代,泾河上游人口皆较渭河上游稠密,农业耕耘对土壤的侵蚀十分明显。因此当时的泾河由清转浊,也是有可能的。
而唐代的渭河流域由于吐蕃不断骚扰,人口显著减少,原来的森林得到保存,这自然有助于渭河的清澈。
第三处提到“泾渭分明”,就是前面说到的清代胡纪谟的结论为泾清渭浊。乾隆看到宋代文学家苏轼诗曰“滚滚河渭浊”,元代集贤学士曹伯启诗曰“泾清渭浊源何异”时,发现对泾渭清浊的表述,与唐代和此前的表述截然相反,这才有了胡纪谟奉旨勘察泾渭二源何清何浊的事儿。
唐代后期,泾河流域除接近源头的段落以外,其他已经下切到前第三纪基岩。也就是说泾河的河床是石头底,所以泾河平时是没有泥沙的。泾河泥沙含量大,集中在雨季和汛期,那是通过侵蚀黄土高原而获得大量泥沙。因此,若非暴雨大雨之时,河旁山坡没有被侵蚀的土壤随水流下,则泾河中所含的泥沙就比较少些。
但是渭河流域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渭河流淌在冲积平原上,它既冲刷,又淤积,河床是自己堆积制造的,可以自己给自己供沙。唐代中叶,长安城中所需用的巨木,已经开始要远求之于吕梁山西黄河两岸。到了北宋,岐山的森林已被摧毁无余,只剩下一条赭色的土山。由于岐山以西的秦(今甘肃天水市)、陇(今陕西陇县)两州山林尚相当茂盛,因而也成了采伐的集中地。渭河上游的森林基本消失,渭河也就成为滚滚浊流了。
另外,促使唐代以后渭河转浊也和当地降水量的变迁有一定关系。从《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记载的资料显示,由北宋初年到清代末年,泾河上游的大雨暴雨仅有14次,渭河上游则为38次。大雨暴雨次数多,土壤侵蚀必然严重,泥沙顺水流下,增加河水的浑浊程度。
精神财富永不灭
泾渭两河的由清变浊,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而人为的原因实际上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地改变,同时泾渭分明的景象也随着生态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着,这种改变带来的警示和启迪值得我们深思。
可喜的是,今天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水源的重要性。泾河流域各县区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小流域治理和植树绿化工程,而且也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渭河流域的污染治理也大刀阔斧地展开了,这样一来泾渭两河都有可能趋于清澈。
也许有一天,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会因为两河的清澈而消失。但它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永远也不会消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