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渭水源头有瀑布微游甘肃
蜿蜒悠长的渭河也许是大禹王扔在神州大地上的一枝硕大无比的白条党参,头向东,根朝西。根须葛葛蔓蔓,主根就在渭水源头的鸟鼠山。
“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之山。”渭河是中华文化的母亲河。中国的古典《尚书》《山海经》里就有明确的记述。显赫的声名和神奇的传说一直吸引着我。多少次了,我总是在渭水源头茂密的林子里转一转,遥望苍茫的西天云彩,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心中不时冒出来一个想法:渭水源头到底长什么样?
去年初秋,我终于一口气走到了渭水源头,亲眼目睹了她的芳容倩影。
齐刷刷的杨树夹道迎接,亮晶晶的河水唱着古老的歌谣,笔直笔直的松柏昂首向天,墨绿墨绿的灌木一眼望不到边。从旱魃肆虐的陇中一头钻进这无边的绿海,顿觉神清气爽,如登仙境。林密树稠,野花缤纷,虫鸣嘶嘶,河水汤汤。一只飞鸟回头看着我,一敛翅膀向前冲去,瞬间就变成了身形澎湃体魄健硕的大禹,金刚怒目,手舞利斧,奔向黑云翻滚、蛟龙兴风作浪的前方。我紧随其后,热血涌流。只听大禹鼓腹断喝,利斧呼呼生风,轰隆一声,电光石火,山崩地裂。吓得我一哆嗦,猛然抬头一看,只见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书写的“大禹导渭”四个大字镌刻在石崖上,闪着熠熠光华。被大禹辟开的山门下,游人如织,拍照留念。訇然作响的渭河就从这里倾泻而出。
踩着列石木板,穿过石门,又是一番天地。
这里真绿。蓝天白云下,满目诱人的绿色,就像一幅幅水墨画,浓得抹不开的墨绿、浅绿、嫩绿、青绿、翠绿、碧绿,交织在一起。这里真静,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林深处啁啾歌唱,我坐在飞珠溅玉的河水边,河水清澈见底,倒映出我惬意的容颜。
我信心十足地向源头走去。远看四周,峰峦竞秀,崖壁峥嵘,松涛阵阵,雾霭萦绕,好一派大千气象。正是秋天,千树万树生机勃发,孕育着成熟,一嘟噜一嘟噜、红的黄的野果像玛瑙一样挂满枝头,肥硕的鸟儿鸣叫着上蹿下跳,大快朵颐。
啊,水!
很大的几股水从石崖下的缝隙里直接流出来了,莫非石山中有暗道?我站在汩汩的涌泉前,瞅着清冽的流水漫过石头树丛,惊讶得不敢言语。顺手舀一捧一喝,冰凉甘甜,沁人心脾。我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折服了。顿时山、水、云、树、草,好像都一起静静地呼吸着,陶醉着。耳畔飘来河水幽幽的鸣响,好似天籁,恍若云间。
这还不是真正的源头。斗折蛇行,穿林过河,加快脚步还得往前走。恍恍惚惚之中,好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宛如撑天的巨柱,马鹿成群结队在我眼前闪现,大鲵笨拙地在石缝里摆动着尾巴。一派仙风道骨的伯夷叔齐一边采摘着满山遍野的青青蕨菜,一边哼唱着高古的《采薇歌》。好大喜功的隋炀帝率领四万人马“车驾出巡”,猎猎大纛漫过渭水,洒下数首诗篇。历代文人墨客探寻厚实肥沃的渭河源,留下了无数的足迹和华章。
这么想着,透过茂盛的树林,我突然听到一片哗哗的水声,像有万千钟磬在演奏。急步登上几十级台阶。我像个小孩子一样,兴奋地站在碎石垒成的泉水边,浑然不觉水雾打湿衣衫,目瞪口呆地看到两帘瀑布挂在湿漉漉的悬崖峭壁上,一泼一泼飞身而下的瀑布激起茫茫水雾,云雾氤氲,仙乐缥缈,“禹仰泉”上竟然幻化出孔武有力、大德仁爱、顶天立地的圣贤大禹王。
作者:高红烈
来源:甘肃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