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自述那些年我刷过的车站路线和大好河
采访文
王言
口述|云舟
和圈内很多同辈比,我最疯狂的一次“运转”经历,其实一点都不疯狂。运转,圈内常用词,指出门坐火车。
当时我一个人在火车上待了整整一个礼拜。那是大二暑假,参加一个支教活动,地点在萍乡。从上海到萍乡,如果走高铁,大概4个小时:坐沪昆高铁,从上海经杭州、上饶、南昌就到了。而我从杭州开始走普速线,向西北方向走宁西线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到渭河谷地,走从宝鸡到成都翻越秦岭的那条经典的宝成铁路,到四川以后再绕一个圈,绕到达州、安康再到襄阳,从襄阳再回武汉,然后南下长沙,再去萍乡。就这么绕了一整圈。回来路上,沿着京广大动脉到郑州,再绕回上海。就一个人。
我爸听到这个走法后,哭笑不得,觉得我疯掉了。我说,这一点都不疯狂,我们这圈里疯狂的人多了去了,其他人的票夹子里都有几百张票。他后来慢慢理解:大概考试比较厉害的孩子,脑子里多半有根筋不太对劲。
很小就有憧憬,但一直得不到
我在一个很小的地方长大,初中高中按部就班,在既定的轨道里没法走很远,也没有去他省探亲的需要。父母胆子比较小,不敢放我一个人出去。但我心里很想出去,初中时代白天在学校把作业写完,回家就看地图,看纪录片,看Googlemap,还有别人写的游记或帖子。身在小小房子,心早飞出去了。我天天望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每条铁路线,城市间的交通线路,我都记得滚瓜烂熟。火车车型我当时还没法辨认出来,但已经能把主流的飞机机型全部辨认出来,所有航空公司的代码我都了解,比如说东方航空的代码是MU,上海航空是FM,福建厦航是MF。当然,肉身只能囚禁在那个小小的城市里。
我第一次乘火车是年,从老家去福建。家里人一起旅游,走甬台温线,就是上海、杭州、宁波、台州、温州,然后南下宁德、福州,再往下莆田到泉州到厦门。坐的是动车,那条线没有普速。
第二次是乘绿车,其实是一辆红皮的快速列车,但那时已经“刷绿”了,是高中的活动,去甘肃。在火车上22个小时,我分配到上铺。第一次乘过夜的长途列车,非常兴奋,也怕从上铺掉下来,所以我只睡着了4个钟头。以前我没有过这种上百公里的移动,它带着某种远方的想象:在火车上过夜,在中国大地上遍历山川、地市、气候和物候的变化。
第三次就是来北京上学。那是第二次坐长途过夜车。坐的是D14次,该车的前身很特别,是京沪之间直达特快的标杆车,上海局Z1/14东方号。夕发朝至,十多年前是两地通勤商务人士的首选。在软卧上睡一晚,第二天早上就到了。
来北京上学之前,我知道这个东西,我喜欢它,我憧憬它,但我很久都得不到。到了北京,我发现我自由了,还认识了一群跟我一样有这种稀奇古怪爱好的人,而且他们对此精通得多。我在大学第一个参加的社团就是铁路协会。我以为我把中国地图记得滚瓜烂熟,已经很牛了,但他们把中国每一条路线的节点、每一个车的车型都能辨别出来。最厉害的人,只要给Ta一张纸,马上能给你画下来整个铁路线。有些铁路售票系统的业务员有这样的业务能力,基本上把全国的客运车站都要背下来。我在北京接触到社团的这帮人,就有这么厉害。
在圈子里,比较粗糙的说,铁路/火车爱好者,一般叫铁迷或车迷,飞机爱好者叫飞友或者飞客,公交车迷叫巴迷。
我很小就有这方面的兴趣,进圈之后会被放大,让你的意识和欲望无限的膨胀。每种爱好下面都有细分的领域,比如车迷圈子里头,有的人乘车是为了刷没有去过的火车站,这叫刷站;有的人是为了刷票,比如打通票、收集特殊的票面;有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