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活因水生辉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活、因水生辉。所以古代先民在选址建城特别是营建都城时,毫无例外都把水源作为首要考虑条件,可见水源的重要性。为了取水方便,古代城市大都依水而建。河流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物资运送的便利条件,浇灌城市附近的农田,保证都城的物产充足,同时还是城市的军事防御屏障。事物总是存在对立面,在获得了众多好处之后,伴随而来的是频繁的洪水威胁。因此,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都城的防洪问题。《管子》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水与都城选址和建设的关系进行了颇为深入的探索,并得出了在今人看来仍不失精辟的理论阐述。《管子·乘马》中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古人在都城建设时不仅仅重视城市供水、运输功能,水的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意识到,人们喜爱水,尤其是自然形态下的水。城市建设也偏爱有自然山水的地方,以自然湖泽为基础营造的布局城市和园林景观,在都城内外形成了山清水秀的城市景观,为雄伟壮丽的都城添加了生动,同时也改善了都城的环境质量。
选址和范围——八水环绕支撑城市发展
城市水源选择中国理想的山水格局讲究山之南水之北,但是在长安城的选址是我们却看到的是山之北水之南。秦咸阳城起初是修建在渭河北岸的,后来城市发展逐步跨越渭河至南岸,城市中心也转移到渭河南岸,并在这里修建了阿房宫、兴乐宫、长乐宫、上林苑等重要宫殿。关于秦咸阳城的建设重心转移是有原因的,因为和渭水北岸相比,渭河南岸水系更为发达,而且原野开阔,更加适应建设都城。
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折向东北去,造成长安城附近的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发源于秦岭山脉的灞水、沪水、清水、滴河等,均受到这种地形特点的影响,纵贯长安城东南地区,趋向西北入渭河,河流切割了长安城所在的平原,使其成为东南、西北向的长条形。只有沣河、滴河、清河、沪河围合的这块平原最为开阔,东西宽约17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以龙首原为界限,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地形单元。
在龙首原上建都的有13个朝代,但只有4个城址,即西周丰镐位于沣T河两岸:秦都咸阳横跨渭河南北:汉IA酒都长安位于渭河以南龙首原以北:唐河长安位于渭河、龙首原以南,灞、沪河以西,津、清河以东,都在河流的沿岸。城址愈转移,愈靠近渭河的重要支流,城市供水也愈加充沛。在这4图42古都西安城址变迁示意图座城址中,只有秦成阳引用渭河,这就是引渭水入兰池的渠道。其他城市均不引用渭水的支流。因为渭河量为本区主河,但谓河是个断基地带,滑滨借全属滩地,所以汉长安和荫长安城址都选择霜河二级台地之上,高龙县殊湘河水引不上来,以至于后来城市用水都列自清求的支流。
汉长安时,城市用水系统还是使用秦朝时修建的,以渭河为水源,通过渠道引水入镐池,将镐池作为城市的蓄水池,再引入城内。随着长安城规模的不断发展,人口日益增多,城市需水量剧增,原有的城市供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所以急需开辟新的城市水源。昆明池供水系统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以交河水为水源,将原本低洼的地方挖深改造成人工水库昆明湖,它的周长达到20km,需水量非常充足,完全满足长安城的用水需求。至隋文帝杨坚时汉长安城内供排水系统已经被破坏,于是在东南部河流密集处建设新都城,规划建设了新的供水系统。
隋长安在城市建设时就考虑了城市供水系统的布局,当时利用地势条件修建了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作为城市供水渠道,引城南河流中的水入城。至唐朝时城内又修建了黄渠和漕渠,形成的更为完整的城市供水系统,五条渠道各有分工,负责城市不同区域的用水。当时城中生活的人口达到百万之多,每日的城市用水量非常大。长安城的供水系统不仅保证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还为皇家园林和众多池沼提供园林用水。
长安城后期的衰败与城市水资源的减少不无关系,漕运的失利让长安城逐渐处于劣势地位,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已经北京的崛起,长安逐渐淡出历史发展的主流。
水运漕渠—广通渠
秦汉时期,以咸阳、汉长安为都城,尽管两朝统治者都努力发展关中水利,先后建设郑国渠和白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都城粮食物资供应问题,但是随着都城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多,加之都城内外驻扎着大量的军队,粮草及其他物资供应逐渐显示出不足,特别是遇到灾荒之年,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所以不得不从关东调运大批的粮食物资,而水运是当时最便捷经济的运输方法。
长安位于渭河下游,可是渭河是一条多泥沙、多浅滩、径流量不稳定的多变型河流,特别是中下游河段河道游荡迂曲,多河心沙洲,河槽冲淤交替,主槽分叉摆动频繁。因此,虽然在渭河上早已开发利用,但是航运能力始终有限,时常受到航道淤塞的困扰,物资运送也收到影响。为了扩大漕运的能力,汉武帝时修建了漕渠,从长安引渭水入渠,循秦岭南麓东行,至黄、渭汇合处附近注入黄河。漕舟可由黄河转入漕渠直抵长安,使原来由潼关至长安的里渭河弯曲河道缩短到余里,每年漕运时间由原来半年缩短到3个月,漕运能力由原来每年数十万石提高到万石,并使渠下农田亦颇得灌溉之利。
隋唐仍以长安为都,此时长江流域经数百年的开发,经济发展已经赶超关中平原,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使使北方的政治中心与南方的经济中心紧密地连接起来。隋朝的两代皇帝特别是隋炀帝杨广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开凿出了规模更加宏大的南北大运河。南北大运河由广通渠、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江南运河组成,形成了一个以洛阳为中心,西达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大地,南至太湖流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km的庞大运河体系。
隋朝运河西段重要组成部分广通渠,是修复了当时已经湮废的西汉漕渠故道,并且将渠道凿得又深又宽,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程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主持。动工之前,他先派“工匠巡历渠道,观地形之宜”(《隋书·食货志》),以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渠道布置得更为合理。新渠隋开皇四年(公元年)开通,仍以引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余里,命名为广通渠。
广通渠的运量大大超过旧渠,除能满足关中用粮外,还有很大富余。隋开皇五年(公元年),关中大旱,但是无灾。当时所以旱而无饥荒之灾,与发放多万石广通仓的粮食有关。广通仓在广通渠旁的华州(今华县),这里的粮食,就是沿广通渠从东方运来的。
隋朝运河开成,在当时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唐代诗人皮日休作诗道:“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代历年短促,继隋而起的唐朝大获运河之利,促进了唐王朝和都城长安的空前繁盛。
西汉长安城防洪
根据《汉书·五行志》及有关记载,西汉长安城洪涝之灾很少,这与其城市的选址、规划、建设上采用了有效防水患的措施密切相关。总结起来汉长安城关于防洪具体采用了一下措施:
1)城址选择在渭河南岸和龙首原北麓的一片开阔地上,地势较高不易受到洪水的侵袭。
2)建设了一个周密完善的城市水系,综合解决城市供水、调蓄、排水等问题。汉长安选址于龙首原北麓,大抵在渭河二级台地之上,地势较高,渭河水引不上来,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汉长安城开凿了昆明池作为城市蓄水库,并作为水军操练基地。
3)建筑了高大坚固的城墙。虽然汉长安的城址较高,不易受到洪水不的威胁,但仍然从防卫的需要出发修筑了内城的城墙。城墙全部取自龙首山的带赤土的黄土夯筑而成,高12m以上,基宽12~16m,里外均与地面成79°角向上斜收。
4)将最重要的长乐宫、未央宫置于全城地势最高的南部龙首原上。汉初人力物力匮乏,萧何“起未央宫,斩龙首山而营之”,将龙首山削成由北而南、高度递减的三个大台面,再用夯土包筑成台,在台上建宫室,其台面最高处达15m以上,使“宫基不假累筑,直出长安城上”,使宫殿更显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受到萧何所云“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的效果。这种布局,也使最重要的两个宫殿完全避开了洪水的威胁。
5)盛行高台建筑。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在西汉又达到了一个高峰。未央宫的台面高达15m以上。《三辅黄图》记载:“《汉书》曰:建章宫南有玉堂,壁门三层,太高三十丈。”此外各宫殿采用高台阶,对于防洪、防湿等都是有利的。
空间格局——汉长安“斗城”与隋唐长安“五渠”布局
西汉长安城是一座不规则的城池,其城墙有多处转弯。对此,历代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象天法地”的思想,当时建设者有意按照天上的北斗星座和南斗星座的形象位置,把长安建设成斗城的形状,另外一种则认为并非是所谓的“象天法地”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和地形限制而形成“斗城”的曲折城市形态。因为汉长安城修建前没有对宫殿位置和城墙等进行精确的规划布局,先修建好主要的宫殿,后来再修建的城墙,从而导致宫室在城内限制城墙走向。泬水从汉长安城西侧经过,从西面限制了城墙的位置,渭河在汉长安城北侧,秦汉时期的渭河河道相比现在到偏南很多,多以在北侧也限制了城墙修筑。这样在外有西北两侧有滨水和渭河的围合,在内有已建宫城不规则的限制,最终汉长安城的城墙除东面平直以外,其他三面均是凸凹曲折,成为名符其实的“斗城”。
隋唐长安“供水五渠
对于长安城内高低起伏的地势,只用一条渠道引水是很难让它流遍整个长安城的。所以在隋建大兴城之初,就利用地势开凿了三条渠道,未安渠和清明渠主要供应长安城的西半部分和皇城、宫城用水,龙首渠主要供应长安城的东北部分和大明宫、禁苑等的用水,唐时又开凿了黄渠和漕渠,分别满足长安城东南部分的用水和城市漕运的需要,把长安城的供水系统巧妙地划分,使各个渠道顺应地势,就近供应,各司其职,使长安城每个里坊都能得到渠水的惠施。这些渠道的开凿,也是充分利用长安城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原与原之间的洼地中布设渠道。
永安渠在神禾原与细柳原之间,引交水,自城南大安坊入城,向北直入芳林园。最后向北排入渭水,主要供外郭城西部和皇城、宫城用水,大明宫中的用水。”
清明渠在神禾原与少陵原之间,分滨水东南流,自城南的安化门入城,一路向北,流入皇城,最后注入南海、西海、北海。主要的功能还是供应宫内的生活用水,和达官贵人私家园林用水。
龙首渠在白鹿原与少陵原之间,引沪水北流。《长安志》卷九《京城三)记载龙首渠“至长乐坡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经通化门外至外郭城东北隅,由小儿坊东南向西折入东内苑,入东内苑为龙首池。入苑后又分为南北两支渠,一支东北流经凝碧池、积翠池后向西北注入太液池,另-支进入大明宫南部向西流去,再折丽北流,入于苑内。”龙首渠功能满足唐长安城东北隅的各个里坊,以及皇城和富城等宫廷禁苑的用水需求。
黄渠白鹿原与少陵原之间,利用当地泉水开凿成渠引入曲江池,从长安城东南角入城,流经敦化坊,注入修政坊中的曲江池的北端。挖黄渠后,曲江池的水域扩展,逐渐取代昆明池而成为盛唐时期的名胜园林。
漕渠在宇文恺的主持下循汉漕渠旧水道修复而成。引渭水,经城北东至潼关,长公里。该渠也是唐初淤废,天宝六年(年),京兆尹(相当于后来的首都市长)韦坚重新加以开凿,并于城东引滨水,开广运潭,使长安成为漕船停泊之港,最多时可泊船数百艘。
八水五渠相辅相成,八水环绕在长安城周围,五渠作为八水与城市之间的桥梁将二者联系到一起,通过五渠的引导,城市才能得到八条河流中的水流。五渠的修建充分的展示出了古人的智慧,对于长安城和八条河流说,失去了五渠就都失去了意义,长安城获得了八水环绕得天独厚的水环境,如何正确的使用是重要问题。五渠的修建激活的城市的发展,满足了城市的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园林录观用水,同时也激活了八水的功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