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秦汉时期,地形地貌交通等因素是如何

白殿疯 http://www.gs218.com/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础要素,良好的地理环境对城邑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除去受古代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水文、植被等一些微观环境的变化,东周至秦汉时期关中及周邻地区的宏观环境条件仍是相对稳定。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等各项要素。

地形地貌要素

关中及周邻地区地处中国大陆的腹地,西起陇山山地,东到黄河,北至陕北黄土高原,南依秦岭。从大的自然地理环境来看,关中及周邻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渭河横穿关中地区,南北两侧地势呈阶梯状增高,中间高度不等河阶冲击平原,较为平坦开阔。地形相对复杂多样,由盆地、冲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组成。其中关中平原(又称关中盆地)位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经黄土沉积和渭河及其两岸支流冲积而成的渭河盆地。最基本的地貌为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这些黄土台塬,地势较高,视野辽阔,排水条件好,西周到秦汉等多处城邑基本上都建在台塬之上。关中盆地四周分布着山地及丘陵,关中盆地的北部为陕北高原,地貌特征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岭脚下的山麓冲积扇被河流切割形成的大小不同、顺河弯曲的原。渭河及其各支流,都拥有相应的多级宽阔的阶地台塬,也促进了关中农业的发展。西部为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山山地。

春秋时期,城邑主要分布在陇右地区、关中西部以及关中东部。秦立国之后选择东进关中西部地区,先以平阳作为都城,但因地势较低易受水患灾害,而后定都雍城,选择了地势较高渭河黄土台塬,筑造城邑。这三座城邑塬面宽阔平坦,土地肥沃,河网密布,水土资源十分优越,东部是一片广阔的关中平原,水路交通和军事战略地位都非常优越。关中东部地区的城邑位于洛河、渭河沿岸,南依秦岭,北有高地,属于河谷平原,地势较为平坦。

战国时期,秦国继续将都城向东迁徙,将都城迁至泾阳、株阳,商鞅变法后又将都城迁至咸阳。城邑主要分布在关中中西部、关中东部以及陕北高原地区。从关中西部的河谷地带、关中东部的河谷平原的城邑继续向地形更加开阔地带发展外,在关中中部地区渭水两岸河流阶地及冲积平原新增以咸阳城为代表的多处城邑。此外,虽然有新增一小部分地势较高陕北高原地区的城邑,但大多建于地形较低且平坦的河谷或山麓地带,且城邑规模均小于河流阶地或冲积平原的城邑。

至秦汉时期,城邑在所辖平原与盆地等地形开阔地带继续发展,呈密集群分布。秦的不断迁都东进,也是逐步追求在地形广阔地带建造都城的结果,西汉也在此立都,关中及周邻地区这种被山带河、土壤肥沃的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大型城邑的兴起及城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基础。

水文因素

关中及周邻地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其中渭河、泾河和洛河为该地区三条主要的河流。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横穿整个关中平原,至关中东部潼关汇入黄河,并且很多支系河流流经关中时汇入渭河,形成渭河的一、二、三级支流,渭河与其支流长年累月冲积形成了关中平原。泾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源于六盘山东麓,于高陵处汇入渭水。洛水源于白于山南麓,途径黄土高原区,注入渭河。关中及周邻地区的河流以渭河为界,南岸支流分布较多,如汧水、漳水、漆水、泾水、洛水等,北岸支流较少且短促,如沣水、漓水等等。这些南北两岸的河流流入渭河后在关中东部潼关与黄河腹地“几”字形基底汇入,因此,关中河流也属于黄河水系。

春秋时期,陇右地区的三座城邑主要分布在西汉水河两岸,关中西部地区的城邑主要分布在汧水与渭河沿岸,关中东部地区的城邑主要分布渭河以及洛河沿岸。战国时期,城邑多集中分布在以秦都咸阳为中心的渭河南北两岸,在关中平原地区形成了以渭河、泾河、洛河等流域的城邑分布集群。至秦汉时期,由于西汉时期在关中及周邻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人工开凿灌溉渠系使土地大面积开发,城邑分布的趋势由自然河流转向人工开凿水渠的附近,由渭河支流转向渭河干流沿岸。

交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秦国的发展过程,从一个偏隅西北的内陆弱国,不断迁都东进,开疆扩土,争霸七雄,最终实现天下一统,同时也可以当作是一段交通道路的发展过程,充分显示了秦对道路交通发展的重视。我们可以发现该地区的城邑多建在地势平坦且靠近河流的地方,陆路交通便利的同时,水运交通也十分发达。

陆路交通

早期秦人就有着发展交通的优良传统,经过夏、商、西周三代在交通上的继续建树,进入东周时期,战争频繁,商业逐渐发展,马匹、车辆等交通工具普遍使用等方面都可看出此时我国道路已初具规模,交通活动也甚为活跃。

春秋时期,秦国由陇右地区迁徙关中西部并定都雍城,处于通向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向西北可以通甘肃和青海,向西南可达巴蜀之地,向东可以经渭水走水路到关东。但仍处于偏隅内陆,交通较为闭塞,与列国交往稀少,被排挤在外,并且关中地区及周临地区与外交流三条主要陆路干线,崤函古道、晋南豫北通道以及商洛、南阳通道等交通要道皆为周边列国所控制,秦国交通条件相比中原各国恶劣很多。因此秦国通过与周临列国频繁战争,相继打通东南、东北的通道。

战国时期秦国不断对外战争开拓疆域,与魏国屡次在的黄河以西地区交战,目的为争夺崤函古道和晋南豫北通道;与楚国战争频发,争夺商洛、南阳道。至战国后期三条通道陆续被秦国所占据,为守卫关中地区在这三条通道分别设置了函谷关、临晋关和武关关隘,三关作为一个整体相辅相成,构成了强力有效的防御体系,来阻挡其他列国的入侵。城邑分布与这些关隘联系紧密,城邑与关隘之间交通非常方便。以咸阳城为中心,芷阳故城、阴晋故城、宁秦故城沿渭河南岸至函谷关可与关东地区相通;商邑故城至武关为商洛、南阳道可通南阳盆地;株阳城、田市、重泉故城、瀓邑故城、夏阳故城至临晋关可通河东地区;好畤故城、邰县故城、美阳故城、雍城至陇西郡为陇西道;高奴故城位于秦直道通往北方地区。

秦汉时期,秦始皇将战国以来零乱错杂的道路进行了统一的修整和连接,“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对全国的交通线路提出了“车同轨”的标准,并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其中向东有三条道路,分别为沿渭河南岸至函谷关,进入三川郡地;沿渭河北岸至临晋,渡黄河,北上至太原;东南沿灞河,出武关,下南阳。向南多为秦岭山路,有栈道可通巴蜀。向北为秦直道,北至九原。向西沿渭河北岸至雍城,过回中,逾陇山,可入河西走廊。在交通体系上,秦初步建立起了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交通网。西汉时期在秦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修建新的道路,长安周边诸陵邑均处于上述的交通要道上,如长陵邑与安陵邑控制着长安北上通往甘泉宫的驰道、万年邑(株阳县故城),地处长安至河东郡的临晋-蒲津道、杜(陵)县故城地处长安通往巴蜀的子午道等等,关中及周邻地区的交通干线更加通畅与便利,且城邑分布与交通线路联系紧密。

水运交通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水运交通起初并不是秦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但伴随着秦与列国战争规模和范围的日渐扩大,以及东周秦汉时期关中及周邻地区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使用水路运输较为便利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水道在运兵与粮草过程发挥了重要用途。渭河作为贯穿关中及周邻地区最大的河流,除滋养农田、养育人民外,还承担着水运交通的职能。春秋时期,秦晋泛舟之役便是粮船从秦都雍城沿渭河入黄河再入汾水,转运粮食至晋国绛城,解决了晋国饥荒困境。秦王朝统治者也愈来愈重视水路交通方式,开始积极开拓黄渭水道加以利用,“并且在战争运输过程中,秦国逐渐摸索出了在沿水道附近设置粮仓、方便转运粮草等方法,初步奠定了后世的漕运制度。”汉武帝时,为了漕运关东的粮食到关中地区,沿着渭河南岸修建了一条人工漕渠,可以从都城长安直达黄河岸边。

综上所述,该地区城邑大多集中在河流沿岸,随着春秋、战国、秦汉城邑的分布,趋势越来越明显,城邑沿着渭河两岸依次展开分布,城邑数量也依次递减,整体呈现渭河轴带密集分布为主,其余零散分布于关中各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1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