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陇山其山多黄金其鸟多鹦姆
关山风光
陇山,又称关山,别名陇坂、陇坻,是陕西关中平原与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
陇的左边偏旁“阝”(左耳刀)由“阜”字变形而来。“阜”字的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本义是土山。“阝”加“龙”,就是住着龙的山地。所以这片山地,可能曾经住着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部族。
陕甘民间认为,陇山是“龙山”的同音假字。陇右称蛇为小龙,故陇者,多蛇之大山也。陇山一带至今流传着大量龙的传说,且是传说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等中华人文始祖诞生之地,也是人类文明发祥之地和龙文化的滥觞之地。陇山之西,至今还有一个镇,叫龙山镇。
翻检典籍记载,上古时期,这座山并不叫陇山。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植物、医学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
这部百科全书中,《西次二经》一共记录了17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第一座山是钤山,最后一座山是莱山。先言东面之山,次言西面之山,记述方位自东北至西南。这些山大都分布在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和青海一带。
《西次二经》之首,是钤山。钤山向西两百里的地方,是泰冒山。今陇东崇信县西有唐冒山,“泰”和“唐”一音之转,泰冒或为唐冒山。泰冒山再向西一百七十里的地方,就是数历山,这是《西次二经》的第三座山。
《山海经》中记载“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山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姆。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今崇信县到陇县,交通距离约92公里,直线距离70—80公里。以此视之,泰冒山向西一百七十里的数历山,即是陇山。
根据记载,数历山上多黄金,山下多白银。山上的树木以杻树橿树居多。山上的鸟以鹦鹉居多。楚水发源于这座山,向南流入渭水,水中多白色的珍珠。
这一记载中有一个核心信息,恰好与陇山匹配,那就是“其鸟多鹦姆”。
鹦姆,即鹦鹉。
古代陇山盛产鹦鹉,故又称“鹦鹉山”。据《陇州续志》载:陇山“山高而长,多鹦鹉,一名鹦鹉山”。《旧唐书》:“鹦鹉,秦陇尤多,亦不足重。”
数历山上的树木,多杻树橿树。《诗·唐风·山有枢》:“山有栲,隰有杻。”朱熹集传:“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其理多曲少直,材可为弓弩干者也。”
杻树也就是檍树,也就是橿树。《尔雅》注:“关西呼杻子,一名土橿。”
杻树橿树都是比较珍贵的树木,木质比较硬,古人用它来制造车子和弓弩,这恰是秦人的战略物资。可以想象,秦人无论是东进还是西出,都在陇山就地取材,伐木作车,制造弓弩。
从数历山至鸟危山皆是小陇山脉诸山。数历山又西百五十里是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可知此山是泾河的发源地,就是今天泾源县境内的六盘山。
来源|甘肃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