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河的风光

泾渭河的风光文

吕颖年初九下午,煦暖的风吹跑了身上的乏困,我们三人一路攀谈,约五点多到达泾渭交汇的入口处。绕过花花绿绿的天上的风筝,远离熙熙攘攘的歌唱人群,车往下延,一道铁门挡住路。下车近前,一条铁丝生生拉拽半掩的门——性急的人们顾不得疫情的严峻,硬是将象征禁锢的门锁扯开,呈现一方别样的蓝天。我们前面有对情侣,跟随的还有三两人。下河堤,到了蒿草丛生的次生林带。远处,麦苗青绿,刺挠着四周的凋敝和荒凉,心里由不得荡漾起柔柔的感情。绿色,是自由和希望的同义词。折断一只芦苇,掐去荻花,如同仗剑走天涯的侠士,横劈,竖砍,转圈舞,听着上岸传来鬼哭狼嚎的情歌,也不觉得刺耳了,甚至为这份点缀有点感激。热爱自由是人的天性,他们需要释放压力,朝着泾渭河流吼几嗓子,本就是秦人的风采和腔调。我们沿着被扯开的绿栅栏前行,离河水越来越近了。河岸上堆满柴火。去年雨水多,河床加宽加高,沿岸来不及收的庄稼冲进河道,几经挣扎,几度疲乏,失魂落魄,踉踉跄跄,剥蚀急刷被裹挟,被侮辱,被打捞上岸,抛掷一边,又经风吹日晒,终成枯枝败叶近似破棉絮,散乱成几大堆。踩踏在上面脚底绵软。和儿时家里的倒庄稼相比,不像倒庄稼质硬且硌脚。记忆是不能忘却的,我接连说了好几次,“这河里打捞上来的柴火,没劲,一遇火砰的就点燃了”。既是柴火,所以是柴火,却非柴火。站在岸堤,塄崖突兀,林木丛生,夕阳的余晖给万物增添一丝丝毛茸茸的亮光。自嵯峨山跌宕而下的泾河和自大散关溢出的渭河,在这段地面,清清亮亮的泾河水和浑浊泥黄的渭河水,一清一浊,交融汇合。大自然勃勃生机,眼前的美妙壮观,给人哲理般的遐思,让人唏嘘不已。站在清清如许的泾河岸边,自西南浊浪翻滚而下的渭河,目力所及,泼墨重彩,大写意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的沃野平原,想起引泾灌溉,公元前年韩国水工郑国的传奇故事。韩国的“疲秦”计划流产,郑国却留了下来。咸阳博物院西面展馆以及高建群《我的菩提树》第四十八颗念珠均有记载,涉及历史事实。韩国派来的水工郑国,来到咸阳一番游说,果然说动了秦王嬴政。秦王让郑国遍踏关中地面,来选择筑水坝的地址。郑国将关中平原的水系,视察一遍,包括大散关,嵯峨山,双足都走到了。最后选定。在泾水注入平原的嵯峨山口,凿空山体,打一个隧道,让水从隧道流出。这边,则修一个大的水坝拦水,而后修一条大渠,引水向东,渠下泄处落脚到黄河边上,《诗经》中多次提到的洽川。大渠两侧,再修上干渠。干渠两侧,再修上诸多支渠,支渠两侧,再修上诸多毛渠,这些毛渠,就直接把泾河水引到地里去了。这样,关中平原就成旱涝保收的千里沃野”。历史阴差阳错,一场政治“阴谋”却开创了年前的伟大创举!区区郑国,小小水工,竟然在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他领导先民们“举锸为云,决渠为雨”,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阳谋(造福万代秦人),渠首设在瓠口,历时十余年,从渠首注入洛河处,全长里,灌溉田地四万公顷。郑国渠首开引泾灌溉先河,对后世汉、唐、宋、元、明清的引泾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国,名字响当当地烙印在那条渠上,渠因他的名字熠熠生辉,“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郑国渠的碑刻在历史的典籍中光辉灿烂。《史记》记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郑国渠。”郑国等先民被他的子民们爱戴和敬仰,在咸阳古渡廊桥,对面站立着两排铜塑的雕像,郑国位列其中。胼手胝足,意气风发的郑国心系引泾灌溉,倾其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咸阳市泾河县城设有以郑国塑像为主题的中心广场,占地亩,塑像底座呈八面浮雕,记载由此引发的历史事件......当事人郑国作为韩国的“细作”,被发现后他如何据理力争,如何戴罪立功、如何耗费十年夜以继日......都不重要了。浮漂的杂物铺排在绵软的沙上,厚厚的细沙讲述着沧海桑田,悠悠几千年的日月盈仄,大自然浩渺浑大的生命力震烁古今,历史会时不时刮起一场薄雾,待寻求真理的人轻轻吹起那层神秘的面纱,会偶露出绚丽的一抹光彩。我握浮枝用孩子的笔体寄语,祈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祈愿风调雨顺,薰风南至。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远处的夕阳如火球驾驶着勒勒车绕过西边的树丛,滑入到遥远的天边,心里唱起一首歌,一首歌唱生命的歌,蓬勃昂扬的曲调释放我内心的万般情绪:大风吹过那生命的浩瀚,我沿着岁月蜿蜒的曲线,美丽的河流日夜不停歇,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万物生。

吕颖,70后。一个人的故事只是闲聊话语,一千个人的故事就是该珍惜的历史。茶馆故事,我们不见不散。

吕小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