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种彩谱华章
甘肃省渭源紧扣甘肃省委提出的“农业优先型”县域类型,立足传统农业县的文化积淀和资源禀赋,按照“南著北药、薯药强县、旅游富民”方向,在“药薯畜游”四群八链上加压发力,在建设“一城三区四基地”追赶进位,努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新”渭源的精彩开局。
规划引领绘蓝图
谋全局者,方能谋一域。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了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按照“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布局、“四强”行动抓手和“十一个”坚定不移重点任务,渭源相继出台了强县域行动工作方案(—年),对马铃薯、中药材、畜草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
做强中药材产业集群。紧盯建成“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和“全国精致饮片加工基地”目标,按照“南归北参川芪”的区域布局和“一带两极三中心四片区”的产业格局,每年建设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30万亩以上,“十四五”末,成功创建为省级中药材产业园,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做强马铃薯产业集群。紧盯建设“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目标,加强种子种苗研发,扩大种薯繁育,延伸精深加工,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末,成功创建为省级马铃薯产业园,总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做强畜草产业集群。紧盯建设“西北绿色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目标,把畜草产业作为推动农业结构内部调整的突破口来抓,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草畜一体”的发展路子;“十四五”末,成功创建为省级畜草产业园,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产业集群强支撑
年,渭源紧盯打造50亿级中药材、15亿马铃薯、30亿级畜草具体目标,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延链补链强链,固强补弱提优,传统农业优化升级,新型产业异军突起,农业优先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千年药乡靓名片。建设“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和“全国精制饮片加工基地”,“北参南归川芪”布局已全面形成。完成中药材种植37万亩,种植业产值达到13.2亿元。10个中药材趁鲜加工车间建成投产,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总产值达到44亿元;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5万吨,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21.8亿元。实施渭源县白条党参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中国党参之乡”的名片愈擦愈靓。
薯花香里说丰年。创建“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制定《渭源县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等规划和方案,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总面积亩的县级原种繁育基地3个,总面积1.7万亩种植基地2个,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示范带动全县种植马铃薯53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吨,总产值达到25亿元;依托6家马铃薯繁育企业,生产脱毒瓶苗6.1亿株,收获原原种7亿粒;培育马铃薯品种(系)30多个;马铃薯产业园成功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畜”势借力富农家。建设“西北绿色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大力推广“畜牧贷”,扩群扩户有序推进,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12万头、总产值达到4.21亿元;健全草业增效体系,种植优质饲草24.97万亩,建设亩以上饲草示范基地4个,商品草加工量达到8万吨、窖贮微贮饲草量达到49万吨。畜草产业“两个20%增速支撑下的四翻番、八提升”目标基本实现,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渭源县围绕川河经济带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万寿菊、蔬菜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为农业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金秋时节,漫步渭水两岸,一垄垄金色的万寿菊飒飒开放,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年,在12个乡镇1万多农户共种植万寿菊3.65万亩,带动农户户均增收多元;完成蔬菜种植9.2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7.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2万吨,总纯收入4.4亿元,加工产值达到7.68亿元,蔬菜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3.68亿元。
延链补链强品牌
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的思路,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链条锻造、动能培育上发力,在工业发展上攻坚,在产品培育上突破,反哺农业经济长足发展。
筑巢引凤,放水养鱼。围绕优势产业链条升级,积极实施强园区行动。中药材方面,工业集中区入驻中药材加工企业46家,全县年产中药饮片5万吨、中药提取物0.2万吨,完成产值8.8亿元。马铃薯产业方面,引进培育马铃薯加工企业5家,畜草产业方面,实施总投资万元的畜牧业项目15个,13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
科技扬帆,黄土生金。在产品质量和品牌营销上双向发力,农特产品享誉四方,俏销南北。经过近年的大力发展,“渭源白条党参”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农业农村部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并列入“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先后打造“秀峰”“牧儿山”等一系列优质畜产品品牌,完成“渭源马铃薯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注册了“五竹”、“渭河源”牌种薯商标。今年以来,成功推荐“闲星人”、“亳春堂”中药党参精制饮片、“古济堂”、“智晟农特”申报第三批“甘味”农产品品牌。“来点土豆”系列产品被全国马铃薯产业联盟授予“十大特色食品”荣誉称号。“定西宽粉”延链作用明显,有力带动了农户增收。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放眼未来,渭水两岸,“薯”光无限、药香沃野,农业优先将进一步助推渭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谱写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新”渭源的壮美华章。(记者牛新建通讯员何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