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平原中华文化寻踪觅迹游记跟着秦人脚步
虽然我们遥远的中国先民逐渐发现了渭河平原,但整个渭河平原地区并没有一个整体的名称,我们所说的渭河平原,是一个现代的地理名称,在古代是不存在的。
在西周晚期,由于防御的需要,先民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个盆地平原周围的地形特点,要想进入这片肥沃的土地,要么翻山越岭,要么通过几条深谷的河流,翻山越岭很困难,山高路险,几乎无路可走,因此,只有通过几条深谷才能进入沃土。
从西周末年到战国中期,为了守卫军队,陆续修建了几条最险峻的大河谷,一个个历史上著名的雄伟关隘和堡垒就这样形成了。
有了[关],战国时期由[关]镇守的渭河平原就有了一个非常确切的名字--[关中],因此,现代地理学上也称渭河平原为,关中平原、关中盆地。
研究地名的人很多,差别不大,你可以从百度上了解一下,一致意见认为,因为,所以才有了这个地名。
网上有人对一关说的合理性讨论了很久,但老行驴还是认为四关说最合理,一关说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已经频繁使用,潼关在汉代就已设立,金锁关则更晚,东函谷、南武关、西三关、北小关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
我联想到家乡的山海关与明长城之后,山海关以东叫关外,以西叫关内,而不是关中,如果渭河平原不叫关内、关里而叫关中,应该是四门环抱,居于其中,因此,说一关、二关是不准确的,这是老行驴的推断观点。
蓝线所圈的区域是战国时期的关中地区,红线是现代关中。
老行驴们准备对关中关隘的一些堡垒进行旅游和考察,并写成《关中堡垒寻古探秘》一书,只能在此文中进行概述,东函谷、南武关、西三关、北小关。
古代在洛阳到西安的古道上,从崤山到潼关这一段多在山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因其西临高原,东临河流,南临秦岭,北临黄河,故古称函谷关,它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和咽喉,是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点,是烽烟交汇、兵家必争的千年战略要塞,函谷关始建于西周初年,汉代开辟潼关后废弃。
热播电视剧《河山》的抗日战场就在中条山,以黄河为屏障拒倭,以中条山为北,不让倭寇踏入关中半步。
武关始建于春秋时期,名为少溪关,战国时期改为武关,堡垒建在峡谷间相对平坦的高原上,北依高耸的少溪山,南临险要,城周长1.5公里,城墙为土筑,略呈方形,东西各开一门,用砖石包卷洞,建国前,西门有三秦堡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正面有古韶关四字,现在只剩下废墟了。
武关南面还有一段秦楚界墙,以此为界,东边属于楚国的领土,西边是秦国的土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多年里,一直是国界,建在秦楚两地的烽火台,是秦人建的还是楚人建的?无从考证,在武关城的石壁扼长安咽喉处下,只剩下一瓶泥块,昔日,楚怀王被秦国扣留三年,最后死在秦国,这里有无数的故事,可以展现一次次的历史风云。
南武关不是一个人文景区,而是一个古堡的历史遗迹,站在关口的残垣断壁下,面对秦楚两国的界墙,古朴沧桑,无限遐想,秦军多次南下攻城,始皇出此关巡视秦国天下;刘邦骑马挥剑入关,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据史料记载,郑国渠设计的京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点,利用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条类似屋顶的最高线,使渠水由高向低实现自流灌溉。
郑国渠巧妙地连接了泾河和洛河,取之于水,用之于地,还之于水,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设计也可以说是一个杰作。
公元前年,郑国渠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工,历时10年建成,郑国渠与都江堰南北呼应,从而使被秦国挟持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年11月8日,郑国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自此,郑国渠这条天下第一渠成为全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以古代水利文化、秦文化、泾河文化为主线打造的集历史与人文、旅游与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周人已去,秦人已来,渭河平原深深打上了秦帝国的烙印,渭河平原以堡垒守卫,得名关中;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平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人民辛勤劳作,使关中富丽堂皇,一个更美的名字诞生了--八百里秦川。
士兵们筑起了堡垒,守住了良田,渭河平原被命名为关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