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秦朝
说起陕西,人们可能最为熟知的就是西安和延安。而这个臊子面的起源处,宝鸡熟知的人不多。在商周时期,岐山原本叫周原,是周人大本营。时代转变,秦人来到这里。作为殷商旧部,秦人以鸟为图腾。在宝鸡出土有众多,秦时期金乌形象文物,譬如说太阳之鸟三足赤乌。
秦人建都以陈仓为名,这是宝鸡建城史的开端。而后将都城迁到,现在宝鸡市陈仓区东阳平村。随后又迁都凤翔,也叫做雍都城,秦国在此历时年之久。
秦人扎根在这里,拉开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序幕下。东出六国统一中国。在发达后,迁都去了咸阳。唐朝的安史之乱,唐肃宗就在扶风开始反攻大计。在收复京洛之后,下诏改成凤翔府成为大唐陪都,号称西京,与成都、京兆、洛阳、太原合称五京。
宝鸡的得名和唐玄宗有关。也是在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逃到陈仓一带,就在被围困没有去路的时候,突然飞来两只山鸡,将唐玄宗引至山上庙中。随后又降冰雹,才退了叛军。唐玄宗逃出后,将陈仓,改为宝鸡。而宝鸡这个名称也沿用至今。
宝鸡是陕、甘、宁、川四省交界处,自古便是交通要道。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四季分明,自古没有太大的灾害,十分适宜居住。熟知陕西的朋友都知道,其实宝鸡比西安更有“关中味”。
宝鸡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区域内有第四纪冰川遗迹终年不化的太白山。是八百里秦川开篇之地。秦岭与渭河,自西向东平行推进。宝鸡作为开启农耕社会的周人,建立封建王朝的秦人,韬光养晦的场所。被后世誉为“得关中者得天下”,但是还要知道“得宝鸡者得关中”。宝鸡陇县关山草原,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军马场。这为古代培育大规模骑兵,提供了便利。
宝鸡是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镇馆之宝”何尊就在这里出土。上面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从历史上看,宝鸡太过低调,同在关中平原,西安可以说是在历史上无数次被提及。而宝鸡则更像王朝的大后方。宝鸡地形,三面环山,地形狭长。
宝鸡山多水美,嘉陵江、渭河都发源于此。在《尚书》中记载,宝鸡沃野千里,王朝的重要粮仓之一。“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就是说宝鸡拥有天下一等一的良田。
宝鸡“咽喉地位”和“粮仓属性”,在随后的时间里越发重要。而历史上每段记忆似乎都和宝鸡有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同样诸葛亮也在这里吃尽苦头,最终积劳成疾埋在五丈原。
宝鸡的关山草原,在汉代牧养马匹达三十多万,霍去病率领的骑兵军马就出自这里。宝鸡扶风县法门寺,是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埋葬地是全世界唯一的真身舍利。
褪去历史的荣光,今天的宝鸡,被戏称“最适合养老的城市”。历史底蕴厚重的宝鸡,陇海线,见证了它的发展。在宝鸡河南人很多,宝鸡在战乱年代接收众多流民,城市人口激增10倍。河南人也成宝鸡发展的重要根基,宝鸡的河声剧院是常香玉在抗战时期创办。
时至今日,宝鸡还是有很多畅销产品,远销海内外。宝烟、宝钛、石油机械、钢管厂、西凤酒、擀面皮等等产品,为宝鸡打出了靓丽的名片。虽然这里节奏缓慢,年轻人逐年外流,但关中人对生活是无比精致。早期的三秦套餐、或者来上一碗油汪汪的豆花泡馍才能唤醒关中人,作为一个历史厚重的城市,希望今后宝鸡能再次腾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