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平原蓝天攻坚产业减重如箭在弦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88851.html

《三年行动计划》提到,汾渭平原是全国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产业结构偏重且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低,多数钢铁、焦化企业尚未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滚滚黄河水从壶口瀑布咆哮南下,过了禹门口,河谷展宽、水流缓慢。约摸40公里后,出于山西忻州的汾河在运城的河津市汇入黄河。黄河水再南行近百公里至陕西渭南的潼关县,又接纳了“夸父”曾饮过的渭河。

三水冲击下的汾渭平原上,生活着近万人口。这里是我国农耕文明发祥地,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矿、铝矿、金矿等资源,由此衍生出煤电、煤化工、电解铝等行业,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冲击下,这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产业发展空间日益狭窄。

这个重工业集聚区同时也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汾渭平原的十一城一区,仅山西吕梁、陕西铜川两个城市去年PM2.5浓度低于北京。

据了解,汾渭平原上的11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65微克/立方米,高出国家二级标准85.7%,仅次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近期解读《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时就提到,汾渭平原是全国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产业结构偏重且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低,多数钢铁、焦化企业尚未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而未来三年,随着汾渭平原被纳入大气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区域之一,这片全年将近1/2时间难得见到蓝天的大地,将迎来一系列转变。

“两高”聚集地

汾渭平原为我国焦炭主产区,且产能在万吨以下的小规模焦企及环保设备较差的焦企多集中在此区域。

根据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发现,年,山西晋中、运城、临汾、吕梁,陕西渭南和河南洛阳,六地的焦炭产量合计达.7万吨,占全国的14.8%。另据中联钢统计,六地焦炭产能合计超过1亿吨。

另一大主要工业产品原煤的产量,仅山西四市去年就达到2.5亿吨,占全国35.2亿吨产量的7.1%。

也就是说,这里每天大概要生产76万吨原煤,17.5万吨焦炭。另外,每天发电量将近5亿千瓦时,其中大部分为火电。

靠着上述的“两高”产业,加上农业以及部分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汾渭平原十一城一区去年GDP合计约为4.5万亿元。但生活在此的将近万常住人口,并不富裕。

剔除陕西省省会西安、农科城杨凌区,以及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为剩余9个地级市画像,它们大多是这样的城市:常住人口在万-万;GDP在亿元上下,二产占比高于三产,重工业占比高;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不到百亿元。

7月20日,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河南三门峡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在的那个县,经济一直依赖煤矿和铝矿,大家生活水平都不高,连超市生意都不好。”

三门峡是中原城市群联动辐射城市,去年该市PM2.5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浓度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级别为轻度污染。

《年山西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全省11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平均为天,同比下降10.8%。其中汾渭平原上的临汾和运城达标天数最少,分别仅天、天。

关中地区情况也不容乐观。陕西西安是74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之一,年PM2.5年均浓度73微克/立方米,比年的57微克/立方米增加了28.1%。

陕西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表示,陕西省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于全国8.2个百分点;关中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9倍、3.6倍。

据悉,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因未完成年约束性指标考核任务,今年7月4日被陕西省政府约谈。

减霾压力大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越来越接近年目标的时候,汾渭平原距离实现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7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三年行动计划》,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比,《三年行动计划》最大的调整是汾渭平原替代珠三角,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共列为未来三年重点污染治理区域。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此前的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汾渭平原仅次于京津冀区域,是我国PM2.5浓度第二高的区域,同时它又是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所以把它作为重点区域。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年下降18%以上。非营利环保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他们的测算,临汾、咸阳、西安、渭南、运城、吕梁、晋中等地,三年内PM2.5浓度较年的降幅需超过15微克/立方米。

地方已感受到这一压力。陕西已发布今年的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蓝天保卫战年和未来三年行动计划,未来四年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地级市如铜川、吕梁、运城、临汾等地也发布了行动计划。

陕西环保厅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围绕重点涉气企业环境问题治理、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等12项重点,在关中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山西则从本月起,开展焦化行业环保整改达标排放“回头看”专项行动,焦化企业未按要求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将追责。

从“散乱污”治理入手

治霾压力如此之大,汾渭平原该从何处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显强建议可以从“散乱污”治理入手,这是一个对当地经济损害低的做法。

“散乱污企业大多违法违规,基本没有税收,取缔之后短期内会影响局部就业,这时地方政府要及时帮助其转移到新业态,反而可以给新业态创造劳动力供给。散乱污取缔之后,建立新的工业园区,做大规模,效益更好,土地利用更集约,集中治理污染效率也提高了。”毛显强建议,启动资金可以向中央财政申请支持。

《三年行动计划》也新增了对“散乱污”企业的规定,具体措施包括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行动,制定整治标准,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等等,并提出汾渭平原年底前基本完成。

散煤治理曾被中央督察组点名批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年采暖期前应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为此,该区域所有城市将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对比京津冀,这片区域预计还将获得环境部、科技部等部委提供的研发、技术等课题和项目支持。

在区域联防联控上,马军认为,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相对深切,谷地间传输通道相对狭窄,传输不像京津冀那样便捷而频繁。首先应协调控制自身城市间存在的污染传输。不过这块基础薄弱,起点很低,省内联防也需要强有力协调领导。

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该领导小组已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环境部。

产业结构调整成共识

长期策略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也在进行中。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就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比如西安,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9.2%和24.8%,增速比规上工业增速分别高8.7个、9.5个百分点。

三门峡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制造业领先增长,二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7%、14.2%,拉动规上工业分别增长2.1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

对于山西,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则建议:“山西需要摒弃一切围绕煤的发展思路。《三年行动计划》未对山西省单独提出煤控目标,但临汾等四市所属的汾渭平原,三年内煤炭消费总量较年需负增长。”

年底印发的《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预测,年山西煤炭消费总量为4.0亿吨。而目前煤炭消费第一大省山东,按《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年煤炭消费总量较年需减少15%,计算下来将不到3.5亿吨。也就是说,两个目标若实现,届时山西煤炭消费总量将高于山东。

实际上,山西要打破“一煤独大”的格局,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几乎已成共识。山西省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未来五年要基本形成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装备制造业强力支撑、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建筑业规模扩大、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增长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传统产业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格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