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分享丨最美好的时光在书里
在人生旅程中,知识的储备一定要跟上前进的脚步。有句话说得好:“读书,看似是一个平凡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人的心灵和伟大的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一点一滴积累,一寸一寸精进,读书得到的智慧,会成为你前进的垫脚石。本期内容为您推荐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好书,愿你在书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平凡的世界》
路遥著
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9.0分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通过书中主角孙少平、孙少安等农村青年的成长史、爱情史和奋斗史,全景式地表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城乡的社会变迁,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青年朋友仍有启迪。相信大家能从书中找到奋斗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重新审视自我,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于开拓进取,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白鹿原》
陈忠实著
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8.8分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的雄奇史诗,一幅中国农村的斑斓画卷。描写了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奇异的命运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人世间》
梁晓声著
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8.1分
作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形象而直观地展示了近50年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作品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设计,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也没有人物命运的大起大伏。但作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阅历,平实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姓生活中去体现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其中围绕作品的鲜明主题就是作品形象刻画了一个个为了生活勤劳坚忍、自尊自强、正直善良、珍爱友情、乐于助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把做一个好人当做他们的信念或者说信仰,这也许就是人们为之追剧的原因之一吧!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人世间》值得一看!《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著
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9.0分
《一句顶一万句》内容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从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去寻找破解孤独的钥匙,《一句顶一万句》被誉为中国版《百年孤独》,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生动地刻画出中国人的生存境遇,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秦腔》
贾平凹著
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8.7分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于年4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者以故乡棣花镇为原形,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著
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8.6分
《茶人三部曲》包括《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是作家王旭烽的代表作。作品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小说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骨,寓意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长恨歌》
王安忆著
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8.2分
体现人间情怀,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东方都市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长恨歌》的作者用自己独到的叙述方式,抒写了一位四十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的不幸一生和悲剧命运。其间,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些远离了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的深深同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渐渐地浸润出了那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感染力。《钟鼓楼》
刘心武著
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豆瓣评分:8.5分
《钟鼓楼》是当代作家刘心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年11月。《钟鼓楼》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的故事,通过12个小时的时间,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丰富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示了80年代的北京生活和社会变革,个人的悲欢离合相互交织构成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图,揭示了在人生的舞台上的不同人生,体现出空间感。刘心武在书前题记中写道:“谨以此作呈现:在流逝的时间里,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这表明,作者试图以所描绘的生活形象,表达出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遗存和现实变革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增强面对人生的自觉意识,清醒地富于创造精神地走向历史的明天。
原标题:《云分享丨最美好的时光在书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