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穿秦岭,中国这1超级工程,斥资200亿
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的起点黄金峡水库
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哺育了无数的炎黄子孙,但,随着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加剧,黄河的含沙量也越来越大,水中的泥沙经过积年累月的堆积,导致该河断流的现象频频出现,黄河水量的大减,使得它的支流渭河也近乎枯竭,为了缓解陕西关中地区因渭河断流而引发的水资源短缺危机,中国这次又1项超级工程横空出世,不仅打穿秦岭山脉,修建了98公里长的隧道,而且斥资亿,这项工程就是堪比南水北调的引汉济渭工程,该工程一旦运行不仅能够推动关中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能够养活千万人,那么,引汉济渭工程究竟是什么,这项工程的修建到底有哪些难题需要克服呢?
简单来说,引汉济渭工程,就是把陕西南部汉江流域的水通过修建水道向北引入到渭河里,然而,在渭河和汉江之间,却横卧着一条全长超过80多公里的秦岭山脉,该山脉不仅地势复杂陡峭,而且最高海拔超过三千多米,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而且它凭借一己之力,阻隔了南部北上的暖湿气流,让秦岭以北地区终年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因此,要想把汉江水成功引入渭河,就必须要越过这座巍峨连绵的山脉,这项工程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图为秦岭山脉
在工程建设的初期,相关团队计划采用钻孔和爆破的方法对秦岭山脉进行开凿,但由于这座山脉岩石广布,如果采用上述方法,那么山脉每天仅仅能够打通两米,照这个进度,施工团队需要花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工程的建设,这个方法显然行不通,最终在相关专家多次讨论之后,决定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盾构机,同时由南北两侧开始钻孔,这样一来,便大大提高了开凿秦岭隧洞的施工效率,从而大大缩短了引汉济渭的建设工期。
图为秦岭输水隧洞的开凿
除此之外,在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的修建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配备防弹衣和钢盔等防护材料,以防在隧洞内发生岩爆的危险,事实上,很多的地下工程,尤其是隧道的开凿过程中,地壳或者山体的岩石由于压力和温度的改变,经常会发生岩体的膨胀破碎,这些突然爆裂的岩石碎片,威力如同子弹,一旦砸在施工人员身上,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据统计,在秦岭隧洞的开凿过程中,一年内发生的岩爆事故就有多次,也就是说,这样的危险,施工人员每天都会遭遇两次,这一情况也足以证明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难度之大。
图为秦岭输水隧洞的开凿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汉济渭的引水线路规划方面,研究人员决定采用两个水库外加秦岭隧洞的组合,即在输水点的汉江流域建设三河水库和黄金峡水库,两座水库共同负责所有水量的调配,目前,该工程计划投入亿元,用于南线和北线工程的建设,从而实现把汉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西安,咸阳等水资源需求较高的城市,以保证农田灌溉和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总而言之,引汉济渭工程的建成,将实现多达1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调配,届时,汉江水将通过秦岭输水通道,输入关中,在满足关中地区用水的同时,也对近万亩的农田起到了很好的灌溉调节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