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中的宝鸡文化
编者按:《风起霓裳》里的万年宫、《大秦赋》里的雍城,《龙岭迷窟》里的李淳风,《将夜2》里的“岐山”原型为岐伯,《班淑传奇》里的班淑原型为班昭,《延禧攻略》里多处选用宝鸡典故……近年来,热播剧中的宝鸡文化元素还真不少,通过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生动的故事演绎,宝鸡历史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了解。本期我们聚焦热播剧中的宝鸡文化,采撷一二献给读者,一起来感受剧里剧外的宝鸡历史人文故事。
《风起霓裳》中的万年宫
今年的热播剧《风起霓裳》讲述了唐太宗、唐高宗时期,胡女库狄琉璃与少年登科的裴行俭之间的爱情故事。剧中精美的服饰、布景等展现了大唐文化之美。第41集中,阔别已久的男、女主角在万年宫重逢,并最终走向圆满的婚姻。万年宫在哪里?它就是咱宝鸡的麟游九成宫!唐高宗时期,一度称为万年宫。
《风起霓裳》中男主“裴行俭”风度翩翩,有真才实干,女主“库狄琉璃”花容月貌,制衣技术高超。剧中出现的笔墨纸砚、花瓶、屏风等,颇为雅致。剧中展现的这种“美”,一直延续到将近大结局时出现的“万年宫”场景中。剧中出现了万年宫的多个大景别画面,亭台楼阁,恢宏气派,富丽堂皇。
再说一下九成宫几次名称更迭:九成宫始建于隋朝开皇十三年(年),初名“仁寿宫”。到了唐代,贞观五年(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复修仁寿宫,并改名为“九成宫”。唐永徽二年(年),唐高宗李治下令维修九成宫,并更名为“万年宫”。唐乾封二年(年)又恢复九成宫原名,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是说,历史上九成宫被称为“万年宫”的时间只有16年。《风起霓裳》剧情中出现“万年宫”的时间,也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的永徽五年(年),从这点来看,这处剧情还是比较严谨的。如今的九成宫景区中,有一通颇有名气的万年宫铭碑,正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并书丹,描述了这里的宏伟建筑和麟游的山川形胜。万年宫铭碑不仅是珍贵的石雕艺术和书法艺术精品,而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除此之外,裴行俭和宝鸡还有一段渊源。历史上的裴行俭不仅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相传,唐仪凤年间,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回国途中,行至今凤翔城以西的亭子头村附近,被柳林镇窖藏陈酒香气所吸引,即兴吟诗:“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记者麻雪)
《将夜2》中“岐山”原型为岐伯
近日,古装网络剧《将夜2》正在热播中,演员王劲松在剧中饰演德行高洁、医术高超的“岐山”。剧中,这位岐山大师的原型就是宝鸡岐山的医圣岐伯,岐伯被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
《路史》记载:“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相传黄帝到岐山下见到岐伯,将其带回部族。岐伯识药善医且医论水平高,黄帝常与岐伯探讨医理。宋代纪传体通史《通志》中写:“岐氏,周故都也,今凤翔岐山是也。太王居之,至文王始迁于丰,其支庶留岐,故为岐氏。又古有岐伯,为黄帝师。”司马迁《史记》记载:“岐伯,黄帝太医。”
剧中,岐山大师济世救人、德高望重,在洪灾中救治灾民,积劳成疾。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将夜2》整个故事里最值得尊敬的角色就是岐山大师。岐山民间传说,岐伯少小聪慧,时常观察山川草木,拽下草叶尝一尝,揪下树叶闻一闻。当时科学不发达,许多百姓病而无医,只能任由疾病夺去生命。岐伯立志学医,拜访名师,认真研究医术,岐伯上山采药,为民医疾,救治了不少乡亲。
青铜器研究专家、历史学家庞怀靖曾考证认为,岐伯是今岐山西杜城村一带人。世界传统医学联盟主席吴奇来岐山参加岐伯医学研讨会,他在实地考察后,挥毫写下“岐伯故里”的题词。村民将之纳入村志,并在杜城后街王门刻碑立石,彰显岐伯故里的人文历史。岐山县还有一条岐伯路,每当花开时节,岐伯路上3米高的月季花墙,总会刷爆当地人的 从热播剧《将夜2》中,我们再次认识了医圣岐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宝鸡的人文魅力。(毛丽娜)
《大秦赋》里的雍城风貌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电视剧《大秦赋》走红荧屏,该剧讲述了秦王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大秦赋》中多次出现雍城,也引发了宝鸡观众对该剧的 雍城是凤翔的古称,是秦国延续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都城,也是秦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即使在秦孝公迁都咸阳后,雍城依然不失其都邑地位。《大秦赋》第46集中,嬴政的加冠典礼就在雍城蕲年宫举行(见左图)。剧中,雍城宫殿林立、市井喧闹,一派繁华景象,展现出秦人的建筑文化。
嬴政“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但这并非嬴政一人的功劳,而是他“奋六世之余烈”才达到的。秦人立国前曾是周王朝的附庸,长期居住在陇山以西,这里虽利于繁衍生息,却不利于立足中原、成就霸业,秦人立国后,开始沿着渭河河谷向东扩张,不断兼并这一区域的戎族部落和夏、商、周遗族所建立的方国,其间先后迁都于汧渭之会、平阳两地,虽然进了关中,但依然位于渭河谷地,地势低凹狭窄,极大限制了国力的发展。于是,公元前年,秦德公率文武大臣从平阳北上,将都城迁到了渭北台塬的雍城。
雍城不仅河川纵横,土地肥沃,还有深厚的周文化积淀,秦人迁至雍城,在占据了地利的同时,继承了周人的农业、手工业传统,国力得以迅速增强。在雍城,秦国共经历了19位国君,其中,在位时间长达39年的秦穆公东征西讨,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称霸一方的大国,也为日后秦国囊括四海、并吞八方奠定了基础。
回看秦人的崛起之路,他们翻越陇山、踏入关中,先后在汧渭之会、平阳、雍城建都长达多年,其中在雍城建都将近年。他们以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襟,兼容并蓄不同文化,创造了光耀千秋的雍秦文明,这也正是雍城在秦乃至汉一直享有重要地位的原因。(记者祝嘉)
《延禧攻略》里的三个典故
古装剧《延禧攻略》曾热播一时,剧中有三个典故出自宝鸡——“太姒诲子”“班姬辞辇”“周文王泽及枯骨”。
《延禧攻略》第一集中,皇帝给各宫妃嫔送宫训图,送给富察皇后的是《太姒诲子图》。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正妃,为周武王姬发之母,因智慧贤淑,颇受周文王和百姓尊重,被尊称为“文母”。《诗经》篇章《思齐》中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大意是太姒继承了太姜、太任的美德,养育了众多兴盛家门的后代。太姒还有“中国胎教第一人”的美誉,太姒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吐恶言,心不出恶念。太姒严于律己、以身示范的胎教方法,使得婴儿在纯净良善的氛围中成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太姒品行出色,孩子从母亲的言行中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模仿学习,成长为德才兼备之人。
同集中,还有一幅赠予永寿宫的宫训图——《班姬辞辇图》。班姬也称班婕妤,出自汉代扶风班氏,父亲班况以军功立身,班婕妤才貌双全,颇有诗才,在汉成帝刘骜即位时被选入皇宫,曾一度深得汉成帝的宠爱。汉成帝被班婕妤的才情吸引,为了和她形影不离,命人制作了一辆大辇车,让班婕妤和自己同车出游。班婕妤婉言拒绝说,你看,古画里贤君旁边坐的都是名臣,夏桀王、商纣王、周幽王身边坐的才是宠妃,最后落了个亡国的下场。这番言辞说服了汉成帝,使其放弃了同辇出游的想法,“班姬辞辇”由此而来。
第十三集中,富察皇后教导魏璎珞时讲到了“周文王泽及枯骨”的典故,告诉魏璎珞做人要有责任和担当。“泽及枯骨”出自《吕氏春秋》:“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周文王姬昌到野外巡视,见到路边有一具枯骨,便命人将其妥善掩埋。有人不解,认为这具无人认领的枯骨无须管理,但姬昌认为这具枯骨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怎能忍心看其暴露于荒野呢。百姓听说这事后,都称赞姬昌仁德,纷纷前来归附。“泽及枯骨”“虞芮之讼”等典故,其实是周文王施行仁政的一个体现。(记者张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