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作家颂黄河系列之一走黄河
#新乡作家颂黄河系列作品展播:#
主办:新乡市作家协会
走黄河
——黄河万里徒步行日记节选
作者:远方
沙漠中的水都
八月三十一日星期六晴
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座城市,能像眼前的都市这般奇特:她的外围,是无边无际的荒漠;而她的内圈,却又被一个个碧水连天的湖泊所包裹。这座都市就是——银川。
黄河诸君如若不信,请打开地图一看。在银川西和西南面,是腾格里大沙漠;在北面,是乌兰布和、库布奇大沙漠;在东面和东南面,则是毛乌素大沙漠。你想,在这几被四面围困的大沙漠中,这城还怎么立?这人还如何活?不过,请你把目光稍一收拢,保管让你的两眼陡然一亮:在沙漠的围堵中,竟奇迹般的有这么多湖泊!在银川的西面,有碧水公园;在东面,有锅底湖、燕鸽湖、碱湖,稍远一点的还有月牙湖、鸣翠湖;南面有孔雀湖、章子湖、七十二连湖、鹤泉湖。而北面,更是一个湖挨着一个湖:马家湖、王家湖、罗家湖、杨家湖、陈家湖、大碱湖……尤其是那悦海,竟达3万亩,真是一望无垠,碧波连天,势如苍海!这银川,不仅城外有湖,城中湖也甚多:宝湖、华雁湖、北塔湖、金波湖、兴庆湖、文萃湖……真是湖中有城,城中有湖啊!你若站在贺兰山滚钟口向东眺望,但见翠湖面面,玉镜处处,水波渺渺,晴光烁烁,好一个水乡泽国!一位专家告诉我,在银川的周遭,就有4万多公顷的湿地,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多处。其中,面积在公顷以上的湖泊,竟有20多个。真不愧为“塞上湖城”!这在缺水少湖的北方,真羡煞人也!一位老银川骄傲地对我说,过去银川有“七十二连湖”之称。
黄河上世纪40年代末,当时宁朔县,也就是今天的青铜峡市的卖粮赶集者到银川,卯时乘船出发,过七十二连湖,多公里的行程,午时左右即可到达。那时的湖泊,已成为水乡之要道。再加上那一条条流金泻银的灌渠排水沟,真是水浮大都,波撼名城啊!一位学者对我讲,古时,一些官吏、文人,见宁夏平原湖泊珠连、沟渠网结、嘉禾万顷、蒹葭苍苍的秀美景色,便用“银川”来形容其水光潋滟、水映蓝天的水乡风光。有诗曰:“俯凭驼铃临河套,遥带银川挹贺兰。”“银川”之名,就是这样得来的。
为何在干旱缺水的大西北,银川却有如此多的湖泊?
这正是黄河的功德!水文站的老王解释说,古时,大黄河挣出青铜峡,来到银川平原后,再没了高山峡谷的束缚,于是,便恣意地在大平原上滚来滚去,结果,留下了一个个珍珠玉镜般的湖泊,也留下了一个“塞上江南”的美名。
不过,在这降雨稀少而蒸发量极大的地方,没有水的补充,那些湖泊岂不干涸?原来那七十二连湖,不也只剩下了宝湖、银湖等几个可怜的小湖了吗?我又提出了疑问。
“‘问湖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诸多湖泊的生存和‘塞上湖城’美名的延续,也得靠黄河!”老王介绍道,这些年,银川实施了退田(塘)还湖,挖泥扩湖等工程,尤其是修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艾依河,将宝湖、华雁湖,悦海等湖都连接了起来,并靠唐徕渠源源不断地给湖泊续水。“艾依”是阿语,意谓“美丽姑娘”。这“美丽姑娘”一来,湖活了,水清了,城市也灵动秀美了。老王高兴地说。
是的,在银川的日子里,我曾沿着艾依河旁边的亲水大街和景观大道,由北而南,作了一个徒步考察。那河两岸,草坪、疏林、鲜花、芦苇、回廊、栈道、雕塑、长桥,空阔而幽静,野朴而大气。若不是路上那川流不息的车辆,还真以为是在乡间郭外呢。看那些漫步观景、放竿垂钓的人好不自在。而我,整整一上午也未走到尽头。
“饮水须思源啊!”老王说,银川的富庶来自于引黄,年引水达10亿立方米,保证了13万公顷农田的灌溉和城市用水。不过,银川人对流经市区的灌渠也善待有加。在众多古渠中,唐徕渠最负盛名。它建于汉代,在唐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唐徕渠流经市区13公里,过去是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政府发动群众清理垃圾,铲除杂草。对渠内坡,用水泥板衬砌,堤顶用青砖铺就,在大堤内肩,还安装了青石栏杆,堤外植树种花,营造园林景观,使这一古渠旧貌换新颜,成为一个美好的走廊……
黄河绿色代表生机与希望。于是,银川人在市区广植树木,不见了秃楼的生硬与丑陋;银灰色是湖泊的颜色。于是,银川人将高楼低阁,也大都装饰成此色,没有了杂色的斑驳与低俗。绿色的银川,明丽的银川,也是美和宜居的银川。
“银川的明天,更要靠黄河!”老王目光炯炯。他说,银川已制定了新的宏伟的发展蓝图,要由“塞上湖城”向“黄河之城”提升,由“悦海时代”向“黄河时代”跨越。当我离开银川,来到黄河东岸时,只见在沿黄的沙漠带上,汽车奔走,机械轰鸣,银川人正在黄河岸边,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地建设着滨河工业园区。不久的将来,这里又是一个绿树葱郁、鲜花怒放、工厂林立、财富喷涌的新天地!
黄河造就了银川的昨天和今天,黄河也将描绘着银川的未来与辉煌……
黄河壶口瀑布
十月二十五日星期五晴
百里之外,便闻万颗天雷在地府炸裂;十里之中,但见千丈白云自石槽腾空;五里之处,就遇罡风扑面,细雨湿衣,更有通天接地彩虹舞……
壶口瀑布,未近其身,先感其威!
黄河此刻,我就站在壶口瀑布右沿的青石上。向北而望,两岸绝壁接天,一河奔流而来。那宽宽河面、道道激流、滚滚波浪,如万马并骛,千车争逐。金波在闪耀,水汽在蒸腾,涛声在喧响。那声势,是何等的雄壮?而一临近壶口,那宽宽的水面,忽而收束,向那窄窄的壶口汇聚、汇聚。那激流,那波浪,便拥挤着,裹卷着,飞腾着,呼啸着,从北、东、西三个方向,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跃入那狭狭的、深深的、怪石嶙峋的石槽中——狂涛扑了下去,激流冲了下去,天河灌了下去!没有一点怯懦,没有一丝游移,也没有半分留恋!有的是,为了信念逢险必进的坚定与豪迈;有的是,为了使命涤荡一切的雄心与气派;有的是,为了梦想不惜玉碎的悲壮与慷慨!且在跳下的一刹那,迸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升腾起翻江倒海的雨雾,挥舞起了辉映日月的虹霓。而当那水帘、浪柱、雨弹又跌至槽底,汇成激流后,更汹涌着、澎湃着、旋卷着、咆哮着,如一条凶猛的巨龙,沿着十里长槽飞扑而去。
踅入槽中仰而视之,那是另一番壮景:一幅幅宽宽窄窄的金瀑盖下来了,一股股强强弱弱的激流射下来了,一团团浓浓淡淡的雨雾泼下来了……它们四面而来,裹挟着风、雷、电、闪,从天际一齐扑了下来,真是千山飞崩,万海倒倾啊!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和不辨人影的雨雾中,犹如置身于鼓角齐鸣战马长嘶大军压境的战场,不由得使人血脉贲张,勇气陡增,最初的惶恐早已化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恨不得即刻提马挺枪,冲入敌阵,演一出拔旗斩将横扫千军的痛快淋漓的活剧来;又似困扼于古木萧森风雨如晦虎啸龙吟的荒野,偏让人萌发了迎接挑战创造奇迹升华生命的快慰,并可手攀霞霓脚踩金瀑旋出地表,在浩荡的大河之上,在澄明的秋空之中,作一番诗意沛然的高蹈……
壶口瀑布这就是我们的黄河壶口瀑布啊!
我喜欢大黄河的一切。我喜欢约古宗列盆地的涌泉,她令人惊喜;我喜欢孔雀河的涓流,她惹人怜爱;我喜欢扎陵湖、鄂陵湖的万顷碧波与冷艳,她使人圣洁和庄严;我喜欢宁蒙高原、华北平原上的一望无际与浩荡,她让人宽广和舒展。但我更喜欢她在青藏高原上的横空出世和自由奔腾,那是大黄河自天而来一泻千里的风采;我更喜欢她在晋陕大峡谷的幽深飞湍和夺关斩隘,那是大黄河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气概。然而,我最最喜欢的,还是她在壶口瀑布翻江倒海的威力和撼山动地的咆哮!这最能代表大黄河的桀骜不驯和吞吐玉宇的性格与胸怀!
这才是真正的黄河!
这才是真正的黄河魂!
壶口瀑布对萎靡者,她是盐;对软骨者,她是钙。在强敌压境祖国危亡之际,她是剑与火;在人民艰困负重前行时,她是力与光!
在壶口瀑布飘移的虹霞里,我听到了霍去病挥剑驱驰声震千里的呐喊,感到了岳武穆尽忠报国心昭日月的英气,看到了彭大将军横刀立马刚毅威严的雄姿……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大黄河用她那百万年不改的浑黄,涂抹了华夏儿女的淡黄,浸染了神州大地的灰黄,漂艳了百禾千稼的金黄;大黄河用她那一万里不绝的巨流,孕育了无数个城镇和村庄,书写下五千年的传奇和辉煌,礼赞着万国来朝的光荣与梦想……
包容与博大,赤诚与奉献,不屈与抗争,奋进与执著,刚劲与威猛。这就是我们的大黄河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黄河在奔腾;
黄河在咆哮……
伟大的实验
四月三日星期四雨转阴
三门峡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这座曾凝结着太多人的热望、激情和是非的庞大建筑,至今仍让人争论不休。有人说,修建三门峡水库弊大于利。甚而还有人主张应炸掉大坝。理由是,它导致渭河下游泄洪不畅,河床抬高,小水大灾,并进而引起渭河两岸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而事实如何呢?
在蒙蒙细雨、腾腾烟雾中,我又一次观瞻了那“威风凛凛一条坝”和那银灰而清冽的湖面,然后一个人步行到坝下北岸东去三四公里的三门峡水文站,见到了马站长。
马站长拿出几张地图和一大卷资料,一边给我看,一边解答我的问题。
调水调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大害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有多少黎庶或为鱼鳖,或流离失所?真是“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里灾”啊!黄河平,天下宁。圣人之治,水为之枢。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政府便把目光投向了黄河,决心征服这条世界上最难驯服的黄龙,彻底解除中华民族这个心腹之患!但由于对国情及黄河的认识不足,规划不周,上马仓促,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以淹没关中沃壤,换取较大库容,值得斟酌。但经过前后两次成功的改建,并改变了运行方式,由以往的“拦沙蓄洪”改为“蓄清排浑”,也就是只拦截秋冬季节相对的清水,对夏季的洪水泥沙,除特殊情况外,就让它穿堂而过。三门峡水库由此获得了新生,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马站长十分健谈。他板着手指给我讲述着。黄河中游有三个洪水来源区,而三门峡水库就控制了北干流和泾河、北洛河、渭河两个洪水来源区,并对第三个洪水来源区,即三门峡到花园口的洪水也可起到错峰的作用。在小浪底水库修成之前的40年里,作为黄河下游最后一道屏障,它保证了黄河的岁岁安澜。“其间,曾发生过6次大的洪水!”马站长笑着强调。他接着说,三门峡水库在防洪上功勋卓著,在防凌上也必不可少。下游防凌需有35亿立方米的库容,而小浪底水库只有20亿,其余的15亿,全赖三门峡水库。他顿了一下,又道:“在黄河的调水调沙上,三门峡水库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人造洪峰,可以把小浪底库区的细沙排出库外,保证其长期库容。它也可把自身库区的泥沙全部冲刷掉,达到来沙与冲沙平衡。另外,每年可为下游提供10几亿立方的水源,以溉农田,解除春旱。每年还可发电13亿度,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清洁的能源。”
黄河一舟屋外春雨潇潇,万木闪着水光。马站长招呼我喝茶后,又对三门峡水库与渭河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三门峡水库刚蓄水时,确实导致渭河尾闾抬高了5米多,淤积十分严重。但目前渭河下游的淤积,与三门峡水库的关系已经不大。因为,三门峡水库对泥沙几乎是零库容,在春末夏至时节,水库只是一道深深的河槽。而渭河的淤积,主要还在渭河本身。他介绍道,渭河南北地势高,大水一来就易发洪灾。但渭河更主要的是水少,一到枯水期几乎就断流了。水少的原因是上游用水多了,致使下游淤积严重;再一个是渭河的支流含沙量高,更加重了渭河的淤积。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渭河的问题呢?马站长目光闪闪:“最好的办法就是引江济渭!即引入长江水进入渭河。这样,一可缓解关中地区的缺水问题,二可增加渭河和黄河下游的输沙减淤用水。”
“在世界上泥沙最多、水文情况最为复杂的大河上修建水电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巨大的尝试。以往,我国只在黄河的支流上建过水电站和水库,如年,在山西汾河上建成了黄河流域最早的水力发电站。年12月,我国最早的水库,甘肃金塔县鸳鸯池水库建成蓄水,库容为1万立方米。三门峡水电站具有巨大尝试的意义。既然是一个巨大的尝试,就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误。如果只坐而论道,乃至争论不休,欠拖不决,也不会有今天治黄的煌煌业绩。对此,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因为有了修建三门峡水库的经验教训,才有了小浪底水库,乃至有了三峡水库。这就是尝试的价值吧?”
三门峡天鹅马站长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
早8点,我去探望郭老师。她一见我,十分高兴,先问我吃过早饭了没有,接着又是给我端茶水、削苹果,之后便坐下来详细地询问我走黄河的情况,还嘱人安排酒店,中午要为我接风洗尘。这让人有游子回归的亲切和激动。因她还要上班,工作又很忙,我坐了半个钟头后执意要走,她见挽留不住我,叹息了一下,便坚持让她爱人、市人大副主任郑泽忠大哥开车送我到三门峡水库,让我感到有点承受不起。当我告别马站长,来到黄河南岸,已等候多时的郑大哥还坚持要把我送到50公里外的渑池县。他说:“在我的境内,我得保证你的安全。况且,天还下着雨呢!”听了,让人无法拒绝。为让我观赏沿黄风光,郑大哥还舍近求远,专门顺着沿黄公路而行。到了渑池,早有人接待。午饭后,我与郑大哥依依告别。晚上,郭老师又打来电话,询问我的食宿情况,并嘱我路上一定注意安全,还与义马市的政协主席王卢生联系,让他明天接待我。放下电话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郭老师、郑大哥对我的关爱、帮助之情,如三门峡水库的碧波,在胸中荡漾;如滔滔的万里黄河,流过心头……
黄河滩上的农民本文出自《走黄河》一书。
作者简介:
远方,本命李耀华,获嘉县人,曾供职于市直某机关。热爱文学,业余创作,发表大量散文等作品,河南省作协会员。曾徒步万里黄河采风创作,著有纪实性文学《走黄河》一书,并获新乡市五个一工程奖。
编辑:一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