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平原中华文化寻踪觅迹游记之二跟着秦人
系列游记之二分两个章完成
第一章:据险筑塞名定关中绘天府秦川(本篇内容)
第二章:涿鹿群雄一统九州立中华帝国(另篇推出)
引言:
前文《渭河平原中华文化寻踪觅迹系列游记之一》总开篇写到:
老行驴游走在渭河平原的腹地:终南山里,黄土原上,城里坊中,乡村田野;寻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基因,破解蕴藏的文化密码。已经写出几十篇原创游记,随着旅行和图文创作的深耕细作,越发觉得这块土地太神奇。老行驴想回望俯瞰一下,中国腹地这块神奇的土地——渭河平原。寻踪觅迹,追古扶今。
系列之一:从万年前第三纪地质年代:渭河平原形成谈起,远古回声,周祖诞生,周原开国,文王迁都,武王灭商,平王东迁。俯瞰了渭河平原腹地中华文化的生根,发芽,成长过程。渭河平原上: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京城——沣京镐京诞生;十三朝古都第一朝——西周创立。
本篇系列游记之二的时空定位:
时间定位——公元前年周平王东迁洛阳东周开始——公元前年秦朝亡,总计年。
空间定位——渭河平原(关中,秦川)
兵家筑塞据守善地,渭河平原定名关中
我们中华远祖虽然逐渐发现了渭河平原,但对于整个渭河平原区域没有一个整体称谓。我们所说的,是现代地理学名称,古代是没有的。
西周后期由于防务需要,先祖逐步认识到了这个盆地平原周围的地形特点,要想进入这片沃土要么翻山越岭,要么通过几条河川深谷进入。而翻山越岭很难,山高险峻,植物深密几乎无路能过。所以只能从几条河川深谷穿过。
从西周后期至战国中期,陆续在几个大的河川深谷,最险峻的沟峡处修筑关隘,驻守军队。一个个历史著名的雄关要塞逐一形成。
有了,从战国开始人们就把被据守的渭河平原,赋予一个非常准确的名称——。故现代地理学也称渭河平原为:关中平原,关中盆地。
研究地名学的人不少,分歧也不小。可百度了解。一致的意见都同意因为有了,才有了这个区域名称。
不同意见:
一关说:函谷关以西就是关中。
二关说:“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谓之关中。”
四关说:“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六关说:四关说中的四关+潼关+金锁关
网上有人大篇幅论述了一关说的合理性,老行驴还是认为四关说最合理。关中一名在战国时的秦国已经大频率使用。而潼关是汉代建立的,金锁关更晚。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在先秦就已经形成。
我联想到老家有了明长城的山海关后,山海关以东被称为关外,以西被称为关内,而不称关中。居中是因为四周被围,渭河平原被称为关中,而不叫关内或关里,就应该是四关所围而居其中。所以一关说和二关说都不确切,这是老行驴推论观点。
有古意和现代意义之分,下图标出了古六关的位置,蓝线圈定的区域就是战国时期的关中区域;红线圈定就是现代的关中了。
老行驴准备把关中雄关要塞旅行考察一番,写一本《关中要塞寻古探险记》,本文只能概览一下:“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秦国四大雄关要塞据守着四条交通大道
东——函谷关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
“两京古道”——东方道,紧靠黄河岸边的函谷关,是中原的西大门,是关中的东大门。
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函谷关西周早期就已经设立,汉代开潼关后被废弃。
正在热映的电视剧《河山》抗日战场就在中条山。以黄河为屏障拒日寇与中条山以北。不让日寇踏进关中半步。
现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新修建的人文景观很丰富。
南——武关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李白)
武关是周代商於古道,秦代的武关道上的雄关要塞。
武关春秋时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建国前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现在只有遗址了。
武关的模拟效果图,曾经的武关很是壮观。
武关南面还有一段秦楚分界墙。以此为界,东属楚境,西为秦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余年间一直是国界。砌于秦楚争雄的烽烟之中,它是秦国人修砌的还是楚国人修砌的呢?无法考证。石头墙下扼长安咽喉的武关城池,也只剩下一樽土疙瘩了。遥想当年秦楚武关会盟,楚怀王被秦扣留三年,最后客死秦国。这里有无数故事,展现曾经的历史风云。
南武关没有复建开发,不是人文风景区,只是古代雄关要塞的历史遗迹。站在关城的遗址墙下,面对秦楚分界墙,幽古沧桑,无限的追古遐思。秦军多次由此南下攻城拔寨,始皇出此关东游巡视大秦天下;刘邦骑马挥刀入关;“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西——散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杜牧)
扼守陈仓古道,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是秦代栈道上雄关要塞,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陈仓古道——川陕要津。南北横贯秦岭,北起大散关,南出褒溪口,绕山越岭。绵延八百余里,车行万丈深渊之端,人走摩天峭壁之侧。
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有2余年的建城史,秦文公四年(前年),秦在“千渭之会”建立国都,就称为“陈仓”,公元前年,秦孝公在此设了陈仓县。此地文化积淀深厚,曾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及陈仓石鼓、何尊、逨盘、铜浮屠等文物。
北——萧关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
萧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是秦西方道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
萧关就在环县境内的秦长城与萧关故道的交汇点上。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其设计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叹为观止。
这里留存着烽火台,秦长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那已经成为历史的见证。蒿草已经被生态林草所覆盖,古丝绸之路被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所替代。中宝铁路、银武高速公路、国道横贯萧关南北,使昔日万夫莫开的关隘变成通途。是新的一带一路的重要通衢节点。
关中育成天府之国,百姓描画百里秦川
周人自岐山周原开始农业文明,进入渭河平原腹地建都丰镐。重视农耕,让渭河平原有了粮田万顷。秦国继承发扬,兴修水利,让沃野变良田。为一统中华打下坚实的基础。
秦国要实现称霸天下的目的,就要首先灭掉韩国。韩国所处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到黄河下游地区去的交通要道。公元前年,秦国夺取了韩国都城新郑的重镇成皋,荥。,韩国此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了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这个人拥有的武器只有一张嘴,他要执行的任务就是说服秦国兴修水利,这个人就叫郑国。在韩国看来,认为这是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
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这一建议背后隐藏的杀机,就把韩国赖以救命的“疲秦计”,当成了可以使秦国富国强兵、实现大统一的一招好棋。于是当年泰国便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
公元前年的泾河边,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据历史研究,当时修建郑国渠的多达10万人,而郑国本人则成为这项庞大工程的总负责人。
据史料记载,郑国设计的引泾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点,利用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条屋脊一样的最高线,这样,渠水就由高向低实现了自流灌溉。
郑国渠巧妙地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就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
公元前年,郑国渠工程从它戏剧性的开始,一波三折,用了10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从而使秦国挟持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年11月8日郑国渠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此,天下第一渠的郑国渠成了全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这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集历史人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以古代水利文化、大秦文化、泾河文化为主线打造。
周人走了,秦人来了。渭河平原烙下深深的大秦帝国的印记。雄关要塞拱卫渭河平原,名定关中;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关中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老百姓辛勤劳作,把关中描画的富饶美丽,一个更美丽的名字诞生——八百里秦川。
兵家筑塞据守善地,渭河平原定名关中。
关中育成天府之国,百姓描画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中华文化寻踪觅迹系列游记之二:跟随秦人脚步行走关中大地》
第一部分:据险筑塞名定关中绘天府秦川
至此告一段落,老行驴将续写:
第二部分:涿鹿群雄一统九州立中华帝国
我们将真正追寻赢秦一族的脚步,看看他们是如何:获封赢姓,周朝附庸,诸侯开国,踏进关中,逐鹿中原,一统中华。寻觅大秦帝国在关中大地留下的文化遗迹遗存。
老行驴将尽快发布,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