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政协甘肃省十二届十二次常委会

怎么诊断是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228/5964818.html
                            

关于补齐甘肃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短板的建议

柴绍豪代表省政协第一调研组(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

“十三五”以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覆盖面加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通道和枢纽作用有效发挥,初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民航、普通国省干线、内河水运为补充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交通支撑对外开放能力不够、交通服务效率和品质不高、交通网络布局不完善、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债务风险防控和化解压力大等问题,与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为此建议:

加快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的中兰铁路、兰张三四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将兰州至太原至北京高铁新通道、兰州至汉中至十堰高铁、兰渝高铁、西北至华中华东地区高铁通道、兰州至永靖至临夏、长庆桥至沿川子、雷家角至兰州、延安至平凉、阿克塞至若羌、兰州至太原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推进项目早日落地实施。

推进农村公路通畅覆盖范围。我省大多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经济欠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道路超期服役等问题非常突出,建议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实施力度,对自然村组道路在内的农村公路建设给予倾斜支持,以提高县乡村三级路网服务水平。

深化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途径。建议进一步深化交通+旅游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加大对重点景区、重要景点的交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实施旅游大环线项目建设,打造交旅融合发展的样板路、示范景区。打通景点之间连接道路,把重点旅游景点有机整合、巧妙链接,实现4A级景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3A级景区通三级公路、2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景区(点)通硬化路的目标,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交通项目的刚性约束。我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广、占比大,交通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造成我省一些重大项目落地难,前期工作周期较长。建议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为重大项目建设预留建设空间,确保规划项目落地实施。

推动设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交通建设基金。建议国家层面充分考虑西部省区地方财力薄弱、交通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建设任务繁重的实际,设立交通建设专项基金,对包括我省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交通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及投资补助标准支持力度。

探索推进以合理运用资源换资金,交通+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模式。构建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交通投融资机制。探索推进“交通+”模式,采用“捆绑开发”“综合开发”“交旅融合”等方式建养普通公路,因地制宜地打造“公路+仓储物流”“公路+资源开发”等新型业态和产业。谋划“捆绑”项目、开发“综合”资源、深化“交旅”融合,实现企业通过公路项目与经营项目的一体化开发。鼓励地方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综合立体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关于携手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议

杨晓波代表省政协第二调研组(省政协常委、省民进副主委)

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全省各市州对接《总体规划》,深化细化实施细则,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与发展质量不优的问题并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导致通道运力效率不高;二是经济发展方式水平还不高,粗放式发展的情况依然存在,工业大而不精、农业大而不强、商贸散而不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支撑通道经济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足,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较慢;四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税收入大幅下滑,财政支撑通道建设和产业发展承压持续加大。

为此建议:

完善政策配套,科学规划布局。一是尽快印发我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与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二是打造辐射甘青宁新的物流产业发展联盟,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构建以兰州、河西、陇南为主干,省内其他市州为节点的物流空间布局,实现各市州的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发展,避免无序同质化竞争。

拓宽融资渠道,补齐建设短板。一是继续打通南向通道堵点,加速实现进疆通道南北向互通,继续争取马鬃山陆路口岸复通。二是着力建立金融机构和项目实施主体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基金,为参与企业给予一定扶持与奖励。三是借助国家加大地方债发行的政策“东风”,在通道建设方面提供金融债券支持。

建设物流枢纽,扩大节点能级。一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分享平台,以及提供大数据、金融和运输安全保障等服务。二是强化与西向的联动,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联程联运,强化酒泉、武威、兰州、定西、陇南等枢纽和节点功能,着力打造亚欧国际货物转运中心。三是推动酒嘉协同融合发展,鼓励跨区域共建“飞地经济”产业园区,重点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

创新物流模式,提高集散能力。一是大力发展“班列+贸易”“班列+园区”“班列+金融”模式,持续做大“运贸一体化”。二是共建综合运营平台公司,整合通道物流资源。三是结合我省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有限,进出口规模整体较小的客观现状,加大发展货运班列中转集拼业务。

强化协同联动,建设经济走廊。一是完善国际、省区合作机制,高水平编制国际合作规划,扩大合作领域,着力建设国际经贸合作示范区。二是加强统筹谋划,主动对接沿线各省(区、市)建立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形成整体推进、协作联动、共建共享的格局。三是加快建设中高端消费品“全球卖场”,打造甘肃—广西—东南亚、甘肃—重庆—新加坡、甘肃—新疆—中亚东欧贸易走廊。

提高开放水平,培育发展产业。一是紧抓国家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机遇,将“兰洽会”升格为“中国—西亚东欧博览会”,不断提升向西开放水平。二是针对我省东西纵深跨度大的特点,做优康养文旅业。三是进一步拉动东部产业和产能向西转移,推动资源要素东西对流,形成围绕枢纽的产业聚集,打造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实现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关于优先实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的建议

魏宝君代表省政协第三调研组(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把实施黄河上游甘肃段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作为优先实施方面来谋划和把握,积极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和项目梳理,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明晰,工作基础逐步夯实,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打下坚实工作基础。但依然存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利用潜力挖掘不足、重大生态治理思路和理念有待提升、保护治理的方式和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

为此建议: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治理。提升黄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继续全面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草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城镇和移民搬迁,培育替代产业,减少生态功能区人口压力。在全域无垃圾基础上支持甘南、临夏、兰州、白银沿黄四市州率先建成全域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及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坚决保障水源地生态安全。系统治理兰白地区黄河干流水生态环境。一是治污。加快黄河沿岸城市沟道综合治理,全面彻底排查和堵住黄河排污口,集中整治黄河沿岸各类污染源,加快乡村污水处理工程体系建设。二是防洪。实施兰州、白银城市防洪能力综合提升工程,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黄河上游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性防洪工程体系。三是提质。以黄河两岸面山绿化为重点,同步开展沿黄河生态林带、人工湿地、主题公园建设等,打造沿黄绿色走廊。系统开展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一是打造流域治理样板工程。以渭河、泾河流域为重点,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整流域统筹推进藉河、葫芦河、牛头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工作。二是建立保护发展相协同的模式。加大梯田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完善水土治理投入机制,探索林草互补、粮饲配套、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三是建设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示范区,研究谋划在庄浪河以东、景泰以南、靖远以西及城关区、榆中城镇区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实施低丘缓坡治理工程,打造“陇中河套平原”。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转变观念做好“水文章”。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在提高工业、农业生产用水效益的同时,着眼于绿色发展,通过适当的水利工程,用好黄河富余水指标;把引大入秦、引洮工程剩余水量用于生态建设,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盘活城市水系。以沿黄城市和兰州新区、榆中生态新城为示范,通过从上游高位开辟人工自流渠、建设人工湖、绿化林带等与天然水系有效连接,建设山水生态新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谋划一批跨区域的调水项目。积极推进向平凉、庆阳、金昌、武威等缺水地区调水的前期研究工作,补齐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水资源制约短板;加快完善引洮、引大等重点水源配套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输水能力。

强化支撑保障,确保规划项目落地见效。深度参与九省联动相关机制,倡导建立青甘宁陕四省(区)沿黄市州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深化与周边省区联动机制;整合设立从事专门研究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跨学科、高层次研究平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南水北调西线、87分水方案调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规划范围的划定、重大工程谋划、专项资金筹措等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提出甘肃方案、表达甘肃诉求。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着力打造甘肃经济新的增长极

杨贵言代表省政协第四调研组(省政协常委、省民建专职副主委)

为制定并实施好我省“十四五”规划,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新经济的增长极,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建议:

用好已有政策平台。一是加快聚要素、增量级、提质量、强功能,重点打造绿色化工、有色金属、生物医药3个千亿级产业园,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城市矿产3个五百亿级产业园和商贸物流、节能环保、现代农业3个百亿级产业园,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兰州、白银两市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体系最完备、创新活动最丰富、创新成果最显著的区域优势,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构建以丝绸之路文化、始祖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格局。四是充分利用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的战略地位,把循环经济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社会建设。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实现政策无缝衔接。二是整合优化全省科技创新平台资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依托,以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和我省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为主体,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引领工程。三是依托兰州科技大市场,着力打造“1+N”技术转移网上工作平台,创新对外合作交流模式,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科技创新生态链,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四是落实好人才保障待遇,出台艰苦地区特殊津贴等倾向性支持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愿干事。

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一是深入挖掘我省文化底蕴,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研究力度,打造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二是创新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机制,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健全完善文旅产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充分利用甘肃中医药产业优势,着力推行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四是深入挖掘我省特有老工业基地、农耕文化资源,打造工业、观光农业旅游基地,培育壮大乡村旅游综合体。

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一是盘活甘肃所属光电产业资源,引进智能光电类企业入驻平凉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打造智能光电产业基地。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加快酒泉核技术产业园及嘉峪关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以甘肃矿区和酒泉核技术产业园为生产区,以嘉峪关为综合保障区的“两轴三区”国家新型战略核基地。三是依托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推进液态太阳燃料(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合成中试和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打造国家或国际级新能源基地。

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县域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二是扶持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推动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三是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引导农民群众依法、有序实施土地流转,盘活生产要素,增强发展实力和后劲。四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县域经济对本级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五是推动农特产品与大市场对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畅通产品销售渠道,使产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聚焦“十四五”合力谋新篇

张昉代表政协陇南市委员会(省政协委员、陇南市政协主席)

抢抓大变局带来的新机遇,优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要抢抓战略机遇,加快高铁、高速、机场立体交通网建设,实现全省市州通高铁、县区通高速、重点景区通高等级公路。一是加快高铁项目建设。我省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交通枢纽。建议建设“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永久性会址。将兰渝高铁建设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加快兰汉、天水至陇南等高铁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完善高速路网体系。为打通“断头路”,并入全国高速路网,将S35景泰至礼县、康县至陕西略阳、西和至宕昌、康县至陕西宁强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纳入全省或国家规划,统筹推进在建高速公路建设进度。三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全省大中小城市扩容、改造和提升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着力打造“生态之城、活力之城、陇蜀之城”,协调将渭武高速两水至汉王段改造为陇南市环城观光快速干道,立项新建渭武高速两水—汉王段高速公路。四是加快5G基站建设。要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优势,率先实施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催生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工业经济新业态。布局实施大数据中心和一批智慧城市项目,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医院建设,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充分利用市场和经济手段,保护生态促进产业发展。一是积极培育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坚持保护与发展并存,着力发展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业态产业,培育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将陇南经济开发区打造为国家级开发区。将油橄榄、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纳入全省国家级食用油和肉类生产储备基地建设。加大中药材产业项目支持力度,扶持一批小微企业实现“小升规”和绿色发展。二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破解生态问题。积极探索上下游补偿机制,建立完善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积极保护好生态环境。三是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开展全省生物资源普查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管护工作,推进5G+森林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四是加快尾矿库治理修复。出台尾矿库治理修复相关政策,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确保生态环境特别是尾矿库环境安全。

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康养产业发展一是制定康养规划。立足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开发类型,制定康养产业规划。二是发展康养产业。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土地利用、医养结合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三是打造康养品牌。突出县域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康养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数字经济和康养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四是加快康养旅游。将全省各景区同康养产业有机结合,积极推动5G通信技术和“互联网+”融合运用,建设康养智慧景区。完成“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数据,实现“游甘肃”APP上线运营。

关于加快兰西城市群建设的建议

戈银生代表省九三学社(省政协常委、省九三学社副主委、兰州市政协副主席)

随着“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不断推进,兰州、西宁各自建成国际综合保税区,我省三大陆港、三大空港及铁路、公路、民航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物流运输网络已具雏形,兰西城市群对外开放平台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建设中。

推动产业协同一体化。一是共建产业园。加快推动宝方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民海康养产业园区、民海地区热电联产生产线建设等项目。二是打造文旅产业。推进兰西旅游经济圈、青藏旅游线、丝绸之路线、黄河千里风情线的“一圈三线”旅游工程建设。建设兰西城市群联合旅游集散中心,通过文化旅游强化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和民间交往。

推动对外合作一体化。一是以兰州新区为依托,整合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西宁综合保税区,争取自贸区落地甘肃。二是依托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和青藏国际陆港,开展国家西北物流基地工程项目建设。三是依托南亚通道建设,支持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建设尼泊尔加德满都市兰州西宁特色商品营销中心。四是依托中国(兰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培育建设兰州西宁区域电商交易消费市场、农(牧)产品批发市场和商贸物流集散市场。

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一是打通向西通道。以兰州、西宁为核心,形成以对接中西亚国家的铁路主干线。加快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将丝绸之路铁路编组中心站落地兰州。加快兰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空中走廊建设,打造面向中西亚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二是打通南向通道。发挥陇南、天水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关天城市群。三是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域(郊)铁路为重点的兰州一西宁城市群城际综合快速路网。尽快启动兰州一西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四是推进三大运营商在兰州的国际通信业务建设,开通中西亚数据业务。

关于促进我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王富民代表政协金昌市委员会(金昌市政协主席)

甘肃是全国“有色金属之乡”,矿产种类多、储量丰富,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超大型矿床。但长期以来多以原材料出售为主,镍铜钴铝等深加工能力不足,绝大多数仍是初级产品,市场越来越受限制,由资源型优势向技术型优势转化的任务仍然艰巨。“十四五”时期对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极其关键,打造镍铜钴铝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为此建议:

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趋势,发挥比较优势,依托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全省特色优势产业,拓展有色金属材料发展空间,延伸铜铝合金及深加工产业链,打造镍铜钴合金及深加工千亿元产业聚集区。

利用我省区位与通道优势,以世界级产业集群思路来完善顶层设计。突出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在全省、全国的特殊地位,将金昌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

充分发挥金川集团公司等矿产资源加工优势,打通资金、项目和特色优质产品流通渠道,加强与中亚、东盟矿产资源的开放开发,实施矿产资源的自由贸易。在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对金昌、白银、嘉峪关等片区赋予更多的先行先试政策;由省上主导设立产业基金,支持有色冶金企业“走出去”获取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

建立完善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镍铜钴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议省级财政设立不低于30亿元的镍铜钴铝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园区建设、重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等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按照市场化运作,引导各类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镍铜钴铝产业创新发展。

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全球制造业格局调整的战略机遇,支持兰州、金昌、白银等地立足传统产业现状和“三化”水平,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链发展相结合,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绿色环保技术嵌入产业链各环节,加快产业链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推动产业链重构,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

支持金川集团公司及下游企业创新运营模式,打造新材料产业协作发展共同体,服务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创建国家镍钴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镍铜钴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支持金昌市以镍铜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科研人才聚集、实验装备完善、支撑生产和引领发展能力强大的一流研发平台,支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力争在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完善税费激励政策,将镍铜钴铝新材料产品增值税省级留成部分的50%作为财政扶持资金返还地方,用于与镍铜钴铝新材料产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前期项目费用支出。

立足镍铜钴资源优势,依托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金昌建设有色冶金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金昌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于运用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服务甘肃发展的建议

牛雪峰(省政协委员、甘肃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成本大幅上升、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国家推出了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和相关措施,包括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货币信贷总量,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等。在政策红利不断叠加的环境下,我省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获得感不明显的问题。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的几点建议:面对新的政策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用创新的投融资工具撬动经济发展活力。一是由省发改委牵头统筹做好项目储备、遴选与申报工作,结合基础设施主体资格、运营能力、规范经营等情况遴选出我省优质项目,积极向国家发改委推荐,先行先试,盘活存量资产。二是加大后备项目培育工作,建立后备项目资源库,形成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金融监管局、甘肃证监局及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培育机制,依据职责分工推动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引导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规范运作、明晰权属、完善手续,并向基金发行机构积极推介。三是发挥专业机构作用,由基金管理人对拟持有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全面尽职调查,聘请中介机构提供评估、法律、审计等专业服务,设立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完成标的基础设施收购,做好基金注册、定价发售、资金募集与项目运营管理。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在国资转让、PPP项目股权转让、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降低发行成本,建立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促进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在我省尽早落地。

双轮驱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汤澜(省政协委员、甘肃银行监事长)

“十四五”应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和调整存量,扩大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产业合作,补齐发展短板,延伸产业链,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树立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我省工业经济比重。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力争使我省工业占全省经济比重达到40%以上,夯实全省经济发展基础。

利用资源优势,有效承接产业转移。要推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东部地区产能企业向我省转移。

加快产业链培育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更多条件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链整体转移。一是针对产业发展趋势、产业链情况及重点目标企业状况,开展上下游“精准链”招商。二是吸引东部类似产业转移落户。三是做强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四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拉动作用。

以绿色生态产业为重点,在承接转移中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动能,重点发展十大生态产业,加快传统重化工业和制造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不断完善配套措施,为承接产业转移和“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不断完善现代物流及保税仓配套,尽快形成便捷、合理和经济的现代物流体系。二是吸引年轻的产业工人本地就业,解决东部地区转移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制度。

来源:协商报

原标题:《政协甘肃省十二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